既然充电桩的现有状况如此严峻,那么现有充电桩的设计又是否合理最大化利用了呢?
以2013年上海纯电驱动轿车行驶轨迹热点图和充电桩分布的叠加图为例可以看出,红色地区为纯电驱动轿车出现频次高的地区,而黑点代表充电桩位置。充分说明了现有公共充电设施很多建设不合理,利用率低的特点。如果能改变现有充电桩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如路灯、咪表、加油站等建设充电设施,并提前布局充电设施数据监控平台,将大幅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
此次调研中,受访者统一认为,住宅地、办公地、商业区为充电桩的最急需地点。对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意见中,充电桩个数少,找寻困难是受访者提及最多的问题。当下电动车主寻找充电设施位置的最常用方式为手机APP和网络查询,因此各服务运营商还需加强移动互联网服务。而充电时间长、效率低、费用不合理等也是受访者较为重视的方面。
一个充电桩就是一个互联网入口,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服务提供商和用户承载平台”,电网科技及时的《全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需求大调查报告》,可以洞见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中国未来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充电设施的重点依然在一二线城市的新能源电动车的较发达地区,要加快便民化、合理化建设;其次在中国中西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欠发达地区,要逐步推广建设,添补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空白地区;对于充电设施建设的决策制定,要依据国家政策,充分了解消费者端真实需求,才能使产品具备持久发展的生命力。以上调查报告形成的发布充电点布局白皮书,对指导未来的充电点建设,更好的为车主服务,完善电动汽车后市场生态链,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