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nergy:难道不应该是几家能源公司来竞争吗?
张杰:可以啊,就类似物业一样,不好就可以把它换掉,一点问题都没有,和物业公司是一样的。
I-Energy:好,如果将来我有权决定谁请进来谁换出去,标准和接口的问题怎么解决?会不会造成新的垄断?
张杰:这个问题容易解决,不是技术过不了关,而是设计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全国统一的标准,现在国家没有这个标准,都在探索。没有标准,你做出来的就是标准,在你这个基础上就可以上升为国家标准。到了这个时候,很多标准的制定其实就变成是利益集团在制定这个标准,所以说它做出来以后都是既得利益的垄断。比如说我们做一个能源互联网示范小区,作为投资人来讲,都希望以他的项目作为标准,用谁的标准谁就可以获利。在初创的时候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个问题停滞下来,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在制定标准之前就定下来的,比如说接口端口要完全放开,不能各搞各的。所有的端口都必须要按照某个统一标准来做,并且生产这个端口的企业必须要有3-5家以上竞争,这个在标准上可以说明,这样才能促进产业发展,这是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大。
“能源+互联网”还要+“金融”才完整
I-Energy:您曾经提到过,“能源+互联网”实际上还要加一个“金融”才完整,为什么?
张杰:这里面涉及到推动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问题,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实际上就是盈利模式。要推动能源互联网,首先要有资本介入。未来的能源公司可能是一个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或服务商,但这个提供商或服务商把某个案例做成功以后要复制,实际上就是形成了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在未来是有收益的期望值的,就有人来投,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有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介入。
另外一个,就是用金融杠杆实现支付体系的变革。互联互通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互联互通,而且是金融以及支付方面的互联互通。比如一个APP下载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一方面能够实现消费的智能化管控,另一方面就是实现线上支付和交易。实际上现在支付手段已经成熟了,关键还是智能控制技术和金融的结合,金融手段是实现能源互联互通的重要抓手,没有钱解决不了问题。
I-Energy:比如是不是说我通过这个能源服务公司,和某个银行或者产业基金合作,甚至包括跟余额宝或者各种宝合作,不仅在这个平台上支付,还可以打折促销比如预存多少更省钱甚至还有定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