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银行”(可简称“全投行”),规模要大于“亚投行”,亚投行的注册资本是1000亿美元,每年可向亚洲有关国家提供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全投行”每年需要3万亿美元,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有可能吗?用100万亿美元,历时35年来构建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值不值?“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但也不可能不计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否则全世界的财力都受不了。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作为学术研究进行讨论是可以的,具体要实施可能是一个梦想,要实现梦想,以上三个难题如何解决?如果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三个难题是焦点,是绕不过去的坎,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其中技术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不计成本的投入,有望得到突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第二安全难题,要求世界上不发生战争和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这是地球人所希望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第三经济难题,100万亿美元的融资是一个空中楼阁,我国有能力组建“亚投行”,没有精力再来搞一个“全投行”,而且每年3万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是一个“天文数字”。该计划是一个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难的世纪工程,融资难度可想而知,有谁会来参加“全投行”?不计成本的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很不现实,其争论有可能持续几十年。
作者撰写该书的目的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摆脱目前国内交流特高压工程受阻的困境。(作者简介:陈尚发,男,工程师,浙江绍兴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