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满足什么条件后才能实现“决定性”作用?
徐小杰:电力产业的标准性、统一性强,对于基础设施要求高。市场化有利于资源配置。但是在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市场可能连“基础性”作用都难以发挥。因此在2020年前,应着重健全基础设施,一步步梳理和规范关系,明晰主体和经营边界,规范经营。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后,才有条件在2020年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对于我国电力行业来讲,客观条件决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
徐小杰:中央文件中提出“决定性”,主要还是针对全国的情况。但是,在电力领域确实存在“市场决定论”难以实施的窘境。例如,特高压工程建设是难以通过市场化解决的。在其他环节,又如何才能真正推进竞争决定论?例如,高价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如何参与竞争?
现在舆论普遍倒向市场化,有的还呼吁彻底市场化。这不是对国网等个别企业不利,而是对整个电力行业不利。
当然,这不是说要反对深化改革,而只是要“稳改”。简言之,当前供需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电力行业还不能完全市场化改革,应该逐步、稳妥地推进改革,避免“跃进”。否则,会增加电力行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记者:当前完全市场化确实值得商榷。电网的输配环节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性,很难想象有多家企业重复提供输配电网的景象。
徐小杰:是的。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电力产业运行体制,相对过去的计划经济,可以称为市场化改革。但是,市场化不是目的。
当然,垄断不能封闭和独享,必须对其进行监控。垄断与竞争是一对经济关系,符合经济规律的就是可取的。所以,从这方面讲,我是赞成“三放开”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