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然认为,内蒙古电力顺利外送,将为全国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收益。内蒙古的电源点距离华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地区600—1500千米,是特高压输电的经济合理距离。增加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既可有效节约煤炭资源,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保障电力供应,还可降低全社会生产生活成本。据测算,“五交八直”输电通道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中东部地区电煤消耗3.5亿吨,减排二氧化硫177万吨、氮氧化物188万吨、烟尘20万吨,PM2.5污染可比2010年降低10%左右。而内蒙古如能在新增外送通道支撑下,顺利实现风电、光电、火电打捆向外输送,仅风电和光伏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4000万吨,节水1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2万吨、二氧化碳1亿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特高压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带动作用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加快规划实施“五交八直”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在未来5年规划投入4295亿元,加上配套电网工程,投资可达1.5万亿元,带动电源及相关产业投资约1.7万亿元,合计可达3.2万亿元,同时可消化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部分过剩产能。韩志然说,增加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还可以为国家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贡献。如果再增建以内蒙古为起点的几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扩大有效投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韩志然建议,将内蒙古起点尚未纳入国家规划的“五交三直”特高压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蒙西—长沙、呼伦贝尔—大庆—扎鲁特、扎鲁特—沈阳、扎鲁特—锦州、锡盟辉腾梁—张北—武汉交流工程,呼伦贝尔—青州、扎鲁特—徐州、蒙西—武汉直流工程),尽快核准建设“一交五直”特高压工程(蒙西—长沙交流工程,锡盟—江苏泰州、上海庙—山东、蒙西—武汉、扎鲁特—徐州、呼伦贝尔—青州直流工程),彻底打通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