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目标:安全经济节能环保
记者:电价改革是否是新电改最迫切需要进行的环节,而电力市场化是否是本轮电力改革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
曾鸣:此次的电价改革,在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两端逐步引入竞争机制,由政府根据电网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式制定输配电价,是对“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改革理念的实践,也是使电力价格向电力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举措。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化应当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达到电改目标的手段之一,但市场化本身不是电改的目的。我们认为电力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在安全经济地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做到节能环保。必须要综合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体制传统,明确改革的对象和环节,并提出阶段性的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目前首先开始的输配电价机制改革对电力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支撑作用。
记者:十二年前,中国就提出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总体方向,为何迟迟未能顺利推进?
曾鸣: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都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开展,这样才能使得相关措施更加的全面,具备全局性。至于改革的阻力,我个人认为电力体制的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电力市场的改革,或者说不仅仅是市场化改革。鉴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资源优化等目标才是改革应当考虑的,也是在电力系统整体规划和优化下才能够实现的。所以,大家所说的阻力,关键不在行业本身,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各个主体间的博弈。而要破除这种阻力,更多的是考验政府的协调能力,看政府能否站在改革要实现的节能减排、整体优化、能源安全等根本目标上来进行协调。

电价核算:改变电网监管方式
记者:深圳电价改革中电网的输配电价定价机制是否合理,对这一定价机制的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曾鸣:此次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是按国际通行的核价方法对电网企业收入进行监管,建立独立、规范的输配电价机制。其意义在于:首先,对电网输配电业务实行成本加收益管制方式,使电网企业摆脱了现行购销差价形成输配电收入的不确定性,更加专注电网资产运营和提高输配电服务水平;其次,有利于激励电网企业降本增效,保障电网企业在回收合理成本的同时获得合理收益,促进电网的良性发展;最后,输配电环节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按成本加收益方式对电网输配电业务实行独立定价,监管电网企业的输配电总收入,这是政府加强对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的重要举措和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