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城市产生的大数据正在迅猛增长,包括电力调度、智能交通、通信资源、供水监控以及视频监控的数据等。专家表示,一个城市面向不同应用的智慧城市项目3个月的数据存储量可能达到EB量级(大约为10亿GB)。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以及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会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开放数据,能给人们带来32000亿元的财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大数据让生活更智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互联网搜索引擎是大数据最为典型的应用之一。据邬贺铨介绍,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城市消费状况。例如,淘宝网建立的淘宝指数,通过采集、编制淘宝网上成交额比重达到57.4%的390个类目的热门商品价格走势,能够反映出网购市场整体状况以及城市主流人群的消费状况。
如今,人们在百度上搜索汽车的次数每天高达1000万次,百度将网民对汽车的各类搜索请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帮助车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设计新品及合理进行资源调配。
高德地图则让用户出行更方便。在国内,目前使用高德地图的用户有3亿多,通过这3亿用户的出行数据以及高德收集的万余辆出租车及几百万辆物流车的动态数据,可以得出全国城市拥堵情况排名。用户还可以根据高德的数据统计,使用高德地图躲避拥堵功能实现智能出行,可以节省15%-20%的时间成本。
得益于计算机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以及处理,人们能够运用大数据实现原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公共交通系统的动态数据公布后,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为公众出行提供实时建议,还可以为地铁系统在客流高低峰时段、热点站与普通站之间的调配提出更优方案。
智慧城市之所以迷人,在于它能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更准确的交通状况以及更方便的生活体验。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不管是智能交通、智能安防还是智能家居,大数据都是支持其运转的核心。如果没有来自交通管理部门及各车联网系统反馈的数据,智能交通就无法正确显示导引信息以及调节红绿灯时长;如果没有来自公安部门的犯罪率及惯犯统计数据,智能安防也只能被动防御,无法成为保卫城市安全体系中的一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