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品牌形成期的特斯拉而言,是一个可怕的信号,一旦被冠以某个不那么漂亮的标签,就很难被“洗白”。最典型的代表是,宝马[微博]洗刷暴发户的标签,用了很多年。
特斯拉中国开始有意识地传递品牌定位,一些先锋的企业主成为特斯拉官方微博故事的主角,典型的广东车主王振飞开着Model S从西宁到拉萨的报道。
未来最令特斯拉心仪的目标,是“非高富帅”的年轻创业人群。吴碧瑄认为,这部分人群将是特斯拉大众化的主力军。预计在2017年上市Model 3,售价将降至3.5万美元,等同于一款传统燃油中高级车的售价。
和此前外界认为的直销模式是汽车销售的创新不同的是,吴碧瑄称:“特斯拉采用直销模式是被逼的。”作为纯电动汽车,特斯拉进入传统经销商渠道时,销售人员甚至懒得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它,向顾客推荐。
“它和苹果刚推出时一样,卖场销售员更愿意推销好卖的PC,苹果被逼没办法,只能直销。”吴碧瑄说。
走出充电“孤岛”
汽车工业虽早已实现批量生产,和IT产品很类似,但在市场端,中国消费特性和欧美市场有很大差异,欧美版车型引入中国时,都要进行外观、内饰甚至动力总成的改进,迎合消费者喜好。
作为汽车特性的特斯拉,永远也成不了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人吐槽颇多,包括内饰粗糙、储物柜不实用、雨刮刮不干净等。特斯拉中国高管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特斯拉总部在加州,那里很少下雨,导致工程师无法体验多雨时雨刮工作状况。”
区域差异还有很多。美国人家里都有车库,日常充电可以在家里完成,所以特斯拉在美国的超级充电站都建在高速公路边。但大部分中国城市人住高楼,城市内交通对公共充电站依赖很大,特斯拉不得不把超级充电站地址选在城市中心。
产生的问题是,城市中心地价高昂,建设成本也会大幅度攀升。目前美国建成了130个超级充电站,中国的数量是34个。吴碧瑄没有透露明年的建设计划。
充电是否便捷是特斯拉大众化的最核心基本要素。吴碧瑄的策略是,除了增加超级充电站,更大范围地利用大型公司的密集网点布局,建设了6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即使这样,特斯拉离便捷充电还很远。更迫切的问题是,特斯拉的直流充电标准不同于欧、美、日和中国标准,有一套独立的通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