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强化试验成为可靠性技术的一大特色。通过施加一组非常苛刻的产品工作环境应力,快速激发出产品潜在的缺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低压电器企业可靠性技术中心项目经理文君说,为了找出产品的缺陷,要将产品置入特定的环境中,经过强化的应力环境,很多潜伏和间歇性的缺陷很快就会被暴露和激发出来。
在低压电器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今天,谁能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谁就能抢占先机。通过导入可靠性技术,产品缺陷及时被暴露,设计师可以迅速进行设计改进和完善。如此一来,不仅产品研发周期显著缩短,产品上市加快,而且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何江说:“事实上,导入可靠性技术后,产品成本还会降低。”很多企业以前为了减少失误,在选择元器件时,往往选最好的、最重的。事实上,有些时候这对提升产品质量没有什么帮助,反而造成了成本的上升。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大胆创新,会选择最合适的元器件,这样,产品成本下降了,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
对企业而言,所谓产品可靠性,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令产品在上市前就充分暴露出其将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并予以改进、提升,从而降低产品上市后的返修率,使消费者自发在心中树立某个产品“好用、管用、耐用和安全”的品牌形象。
然而,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可靠性工作还只是在起步阶段;相当一部分公司在可靠性方面的工作也很被动,有些在客户要求提供有关可靠性的资料、数据时才开始做可靠性工作,有些甚至是在产品遭到退货后才起步做可靠性工作;很多公司在可靠性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通常状况下,在一个公司里,先进行生产,当生产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考虑质量控制,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隐含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才体会到要进行可靠性控制的必要。
与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相比,可靠性技术重点在研发阶段,即生命周期的前端,但效果却要在生命周期的后期,即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传统的质量控制在生产阶段。“然而,开展可靠性工程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活儿,相较于质量控制,难度更大。”彭海鑫说,必须对产品可靠性工程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一条从产品研发到产品售后服务的完整的工程体系。
业内一些专家认为,再好的售后服务只是出现问题后的一个补救,解决不了产品性能降低的难题。可靠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更是一种工业思想。随着可靠性技术中心的升格,“可靠性”将开启一个“大质量”的时代。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以优取胜,以质量与可靠性取胜,必将成为共识。国内企业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开发高性能的电器产品,而且要开发出高可靠性的电器产品,这将是我国电器产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