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领域。在我国,物联网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空间有多大?又存在哪些短板?
“近些年,我国物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在参加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期间说。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000多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据毛伟明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区,在无锡、重庆、杭州建立了三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物联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无锡市市长汪泉认为,物联网运用对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物联网运用将进入百姓生活中。
目前,我国物联网运用已经从高尖端和工业领域逐步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比如运用在一两千元的电动自行车上。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数字化车联网电动车,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进行锁车、开锁,查询车辆位置和行驶轨迹,还可以实时了解车的状况并控制车辆参数设置。
宏观层面来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将为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了解,当前仅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电网、安防等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市场规模就已近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