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明认为,未来我国物联网将在两大领域率先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服务、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二是具有良好用户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的领域,如工业控制、物流追溯、车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均具备率先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作为物联网基础与核心的传感器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滞后于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仍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技术短板。”毛伟明认为。
汪泉认为,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产品推广运用的广度、深度也不够,制约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传感器尤其是高端传感器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部分多功能、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多数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芯片加工,甚至仅停留在代理国外产品的水平上。射频识别芯片技术、工艺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在超高频、微波产业链中,目前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为数不多,芯片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认为,事实上,全球物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我国应抓住历史契机,加快突破智能感知、无线互联、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重要领域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