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8月4日,《云南电网公司提高电压合格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根据《方案》,2014至2016年,云南电网公司计划投资14亿元开展居民端的低电压治理,切实提升全省范围内居民端的电压合格率,重点攻坚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供用电质量,满足民生改善的用电需求。
摸清家底城乡接合部和农村是突破口
电压合格率是反映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云南地区受历史欠账等原因影响,部分城乡接合部、农村电网基础相对薄弱,用电高峰期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较为突出,云南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电压管理专责况华手中的一份调研报告就是最好的佐证。
据介绍,为了彻底摸清家底,云南电网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居民端电压合格率的调查,通过对2066条10千伏配网线路和21654台公用配变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运行情况和管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根据报告,截至2013年底,云南全省仍有低电压台区(用户端电压低于198伏)8611个,占公用台区总数的7.15%,其中低于180伏的低电压台区6554个,占5.44%,低电压台区基本集中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
“在这些地区,由于前期规划建设的时候考虑得不够充分,线路供电半径都过长,且线径偏小导致的电压合格率普遍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况华说,在被调查的2066条10千伏线路中,有221条的供电半径超过规定的15千米,占统计总数的15.36%,有202条的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小于70平方毫米,占统计总数的13.14%。“配网线路长、线径小使电压因负荷变化而带来的波动增大,易造成高峰时段电压低和低谷时段电压高,线路损耗也较高。”作为电压问题较为突出的单位,红河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主任保佑智坦言,要彻底解决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低的问题,城乡接合部和农村是突破口。
此次调研还暴露出中低压无功管理水平较低、配网无功设备台账不全、配变的无功配置不够合理、电压监测点覆盖面较低等等制约居民端电压合格率提高的问题。
对症下药18项措施推进长效治理
针对调查出的问题,云南电网公司出台《方案》,将以提升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居民电压合格率作为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