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磁辐射”如今已经被部分人视为现代社会的无形杀手,成为阻止变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供电部门来说,同样有着纠结的心情,若是强行建站,就会和居民发生冲突;若放弃建站,那么周边一带的用电形势将会越来越紧张。如此两难的状态,到底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北极星智能电网的编辑带您一起聚焦本周的热点新闻,或许您能从中找到答案。
Top1:我国微电网商业化“金字塔”架构缺角 推广困局待解
作为一种智能局域电网,微电网具有双重身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微电网被视为电力系统中的可控负荷,它可以在数秒内作出响应满足传输系统的需要;对于用户而言,微电网作为一种可定制电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Top2:电力大数据企业:三重机遇待挖掘
其实,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而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复杂性,更是加大了电力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难度。当然,鉴于大数据在电网中出现的场合越来越多,难度再大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去研究发掘,为以后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Top3:再议电改基本路径:放开两头 监管中间
从电力发、输、配、售的自然属性看,发电和售电属于竞争环节,输电和配电属于自然垄断环节。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应该是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Top4:红旗变电站背后的纠结与博弈
因为遭到周边部分业主的反对,郑州市红旗变电站面临“落地难”。态度强硬的背后,不少业主的内心充满纠结——一方面,不希望限电范围波及所在小区;另一方面,又因安全等隐忧,而抵制变电站的落地。
Top5:风电并网梗阻致“弃风”难遏(图)
在新能源方面,“十三五”期间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其中到2020年,风电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以上,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困扰风电行业的“弃风”痼疾有望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