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较小
对于中德统一充电接口标准,有些媒体引用一些企业负责人的话称,充电设施改造成本或达百亿元。对于该说法,周荣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周荣指出,双方的接口外形不会变,主要的工作在于控制导引。今后,德国的电动汽车到中国后可以通过转换接口进行充电,中国的电动汽车到德国后也可以通过转换接口充电。
新国标出台后,与现有国标相比,变化幅度大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周荣耐心地解释道:“汽车的充电插头等硬件方面不需要改变,主要在于控制电路的变化,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新国标出台后,已经建好的充电设施会进行一些细小的调整,不能说没有一点成本,但很小,不存在巨额耗资、推倒重来等问题。此外,即使没有跟德国合作,我们也要进行一些优化和改变。标准反映的是技术的进步,要不断优化。通过几年的使用,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就要进行修改。”
直流充电标准难统一
周荣表示,与交流充电标准不同的是,直流充电标准难以统一,以后不好说,最起码目前中国会坚持国标。在国际上,中国GB快充标准、欧美Combo标准与日本CHAdeMO 标准并存,都属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承认的国际标准。
日本CHAdeMO标准推出时间最早,2009年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为了推广普及这一标准,2010年3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等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协会CHAdeMO。随着日产聆风在美国和欧洲的畅销,适用于CHAdeMO标准的快充桩数量不断增多。CHAdeMO协会官网近日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2日,全球共有3816台CHAdeMO快充桩,其中日本1978台、欧洲1181台、美国633台,其他国家24台,主要适用于日产聆风、三菱i-MiEV等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