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建成的这两座,过程也是磕磕绊绊。”孙岿说,虽然建变电站是公共项目,但也是为了方便居民用电才建设的,可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有的说从这儿过线需要给钱,要价不合理。有的是地方在转让土地时,压根就不愿意建变电站。”供电公司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孙岿介绍,郑州就曾有过5年间没有增加一座变电站的经历。孙岿说,郑州市区属金水区用电量最大,仅7月28日那天,郑州三环以内,变电站有20台主变压器全载或满载,12台过载,而过载的有6台分布在金水区。
孙岿最大的担忧是,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果不增加新的变电站,在用电高峰期就只能限时供电。
不同群体态度迥异
红旗变电站纳入规划是在2007年,那时,周围有些小区并没有建。也就是说,变电站的规划要早于小区规划。
随着大量小区建成,居民入住增多,用电日益紧张。因变电站承载不了负荷而停电现象也时有发生。孙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还有市民质问供电公司,为何还不建变电站,而让小区那么多人用不稳定的临时用电。
记者发现,针对红旗变电站落地受阻一事,不同的群体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距离该变电站远的人则认为不应该阻挠,而距离越近,反对声音就越大。
同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对此事的态度却不相同。例如,有的居民则表示出了无所谓的态度,“建变电站是好事儿。”
蓝堡湾小区的吴女士就认为,变电站能给更多人带来便利,应该支持。“建好了变电站,受益的将是周围所有人,也包括正在阻拦变电站落地的人。”
不过,面对“如果变电站建在你家门前,你会是什么态度”的询问,她又摇摇头说:“可能我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