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中长期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力的客观需求,在西部构建送端直流输电网,也具有其必要性和优越性。首先,这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电力由西部向中东部地区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的重大需求。其次,这能够在西部送端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煤电等不同特性电源之间补偿调节,解决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再次,这可以充分利用输电走廊和线路资源,提高输电系统资产利用效率,此外,还能实现西部广大地区各交流电网的异步连接,提高运行的稳定性,满足西部的用电需求。
根据未来电力流和关键输电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可以预期:2030年前,我国将延续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为核心的输电模式,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直流输电技术等新的电网技术不断发展;2030~2050年,在新型直流输电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我国可能形成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和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流电网相融合的输电网模式。
针对近中期的技术需求,需要研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能满足输电需求的交直流输电网结构;要研究相应的电网运行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输电能力及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受端电网接收大量直流输电的安全稳定问题。
针对中长期我国有可能形成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与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流电网有效融合的输电网模式,需要提前重点部署新型直流输电及直流输电网技术的研究包括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高技术开发。
(作者周孝信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文依据作者在第9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本文作者介绍:该专栏专注提供电网领域的分析和观察优质稿件,文章主要来自于英大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