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坦言,21世纪以来国产服务器份额在30%至40%左右徘徊,由于在高端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不足,份额时有起落但是始终难以跨越50%的平衡线,一直同国际品牌有较大的差距,国产服务器一直处于追随和被压制的状态。
但从2011年开始本土厂商开始崛起,双方逐步进入了胶着的平衡状态。“2014年的市场数据表明,国产厂商已经在这种平衡状态中取得优势,将从战略僵持走向战略进攻,也是中国服务器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张海涛说。
自主品牌为信息产业保驾
“之前的棱镜门事件,给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因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以及网络、通信、服务器方面的安全可控。在这个前提下,自主品牌服务器从被长期压制到如今占据市场优势,对国家信息产业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新告诉记者,IT产品普遍都存在后门,而后门的存在本身是合法的,但是如果有人蓄意利用后门就会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和隐患。
刘新认为,服务器领域中无论是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都存在信息安全的风险,“而这次自主品牌抢占市场主导权,及时回应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而且在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方面采购逐步转向国产化,特别是一些完全自主创新的产品成为采购首选,对信息安全来讲是可靠的保障”。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表示,国家信息安全隐患的消除只有用国产产品来替代进口产品,而替代进程的快慢就体现于国产厂商的市场份额。“因而作为一个企业,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最好做法,就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尤其是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浪潮的出货量领先,以及国产份额的大幅提升,都说明中国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程度在大幅提高。”
而除了保障信息安全,服务器国产化也为客户减小了成本压力。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任杰告诉记者,国外服务器不仅硬件采购价格过高,而且配套软件和后续服务更是昂贵,受制于采购规模,国内企业很难与国际厂商有平等对话的机会,“但随着本土服务器的发展,国货也能满足市场上的大部分需求,而且价格低廉、配套服务周到完善,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信息化投入”。
王恩东用一则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国产服务器发展对外企的冲击。一次,某地市级税务部门政府采购办的桌子上,摆着两份几乎一样的标书,同一项目、同一产品、同一国际服务器行业巨头,但唯一的不同是,报价竟然从最初的300多万元陡然降至150多万元。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浪潮天梭作为唯一入围的国产产品参与了竞标,使得这家外企不得不将报价迅速降低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