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南方的夏季用电高峰已临近,但同时南方的中小水电也已经在加足马力发电,对火电的挤压不容小觑;京津冀为治理环境问题限制煤炭消费的相关承诺以及“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再加上动力煤期货、焦炭期货不断被做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未来煤炭价格将更加不乐观,或将在下跌通道越陷越深。任浩宁称。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6月份,国内多地气温逐渐攀高,用电量有望迅速增加。但这一因素仍然难以抵挡库存高、需求弱等因素对于煤炭价格的影响。
中研网研究称,去年夏季出现的全国清一色 “烧烤模式”,导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令人至今记忆犹新。在此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全力应对今年用电高峰。从目前情况看,电网建设工程和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正在顺利推进。
同时,国家电网一批重点项目得到核准,特高压哈郑直流、宾金直流低端投运,特高压复奉直流受端加强工程等工程项目按期投运。今年1月份-4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加大跨区跨省送电力度,完成电力交易电量1837.6亿千瓦时,其中特高压交易电量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1%。
另据中国海运信息网报道,煤炭行业资深专家李学刚也分析认为,尽管随着国内各地高温天气增多、降温用电负荷逐渐提高,刺激了近期火电生产企业的电煤日耗水平回升,但是难敌下列一些负面因素对环渤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影响,最终导致本期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第一,电煤长协价格调整的综合影响趋于负面。一方面,尽管从表面上看,调价措施对动力煤市场的影响偏中性,但是针对部分煤种的降价,还是打击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5500大卡动力煤恰好是价格指数所覆盖煤种,其价格调整将直接关乎价格指数运行,本期价格指数结果体现了对其价格下调的继续消化倾向。
第二,主要发运港口煤炭库存指标继续走高。监测的秦皇岛、曹妃甸、京唐港(东港)三港的"煤炭库存与船舶比"这一相对指标显示,进入6月份之后,该指标整体上延续着从5月中旬开始的上行趋势,愈加远离合理估值的上轨,港口煤炭库存对环渤海地区煤炭交易价格的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第三,国内煤炭海上运价下降势头不减。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6月10日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显示,该指数延续着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的整体下降局面,不仅迭创年内新低,而且单周降幅依然较大,表明海上煤炭运价的下降动能继续存在。
第四,消化各环节煤炭高库存需要假以时日。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5月末全国主要电力企业的煤炭库存为7507万吨,环比增加303万吨、提高了4.2%,月末库存可用天数也升至23天。除此之外,截止到5月底,煤炭生产企业、主要煤炭发运港口、主要煤炭接卸港口的煤炭库存也都处于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