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开始,这种局面一直没有改变。“铅蓄电池利润率最好的时候有10%左右,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逐渐降低,2013年的利润率甚至已经低到5%以下了。”张天任坦言。
蓄电池行业一边面临着产能的饱和,一边则饱受环保的诟病。
张天任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产业已经很虚弱,像人生了病一样。”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回收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自2011年起就对铅蓄电池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
2012年5月,工信部等发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大幅提升了该行业的准入门槛。
“唯一一条路,不断地转型升级!”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骤然变化,让掌舵蓄电池龙头企业的张天任再也坐不住了。他提出,企业要随时保持抗各种风险的能力,面对风险要能应付自如,依靠的就是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不能好高骛远,要凭质量、凭管理、凭创新,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新优势。
提出“城市矿山”理念
在加快内部管理体系现代化的同时,“天能”也做起了拉长产业链的文章。
他们在国内首家盯上了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这可是一个全球棘手的问题。再回收,需要巨资投入;再利用,又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明知前途并不平坦,张天任还是毅然决然拿出3亿元,建起了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并改造了一条全球领先的废旧电池处理生产线,并提出企业要通过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从“城市矿山”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