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森说,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投入巨资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令人惊叹。该技术有望解决困扰中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输电难题。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与美国类似:连接本国最新的可再生能源电站。这些电站往往距离高度城市化的东部地区很远。没有特高压输电,这一愿景将难以实现。通过提高发电和输电效率,特高压输电还能优化煤炭的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特高压技术的突破与应用,首先根植于中国大地。特高压输电的输送距离可以达到3000-5000公里,国家电网以中国能源基地为圆心,把新疆的煤电、风电输送到2000公里之外的河南、把四川水电输向2000公里之外的上海,把内蒙的风电、光电输向北京。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2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具备4.5亿千瓦的跨区跨省输送能力。
特高压技术已经和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国家电网获得巴西承建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2092公里的输电线路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约合18亿美元。特高压成功竞标告诉我们,只有确立高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时,即形成不可替代性,才能把握机遇,拓展走向世界舞台的更大空间。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创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科学技术不仅体现综合国力的基础与核心,更是国际政治实力较量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21世纪,谁掌握了高技术谁就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特高压已经跨出技术创新的小棋局,当有一天真的实现跨国、跨洲特高压电力传输时,难道不是在设置一盘全球能源经济地理乃至改变地缘政治的新棋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