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研发与检测力度
“虽然网架结构逐渐复杂、设备暂态特性的变化、以及电网运营方式的灵活会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带来挑战,但机遇和挑战往往并存,通过网络化通讯,信息共享、测量技术的进步,都会为继电保护的技术进步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周泽昕说。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及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要求已基本满足。
“去年电科院做的工作就是统计整个国网公司的220千伏级以上所有的设备。
我们对现在整个运行系统的所有的保护装置排障、缺陷的行为、软件版本,以及管理的校验码,做了全套检测。应该说国网公司目前对其运行的保护设备的家底还是很清楚的。目前,数据的准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现在可以开设一些对保护装置的状态监测和预警。”周泽昕透露。
事实上,我国的继电保护已经日趋成熟,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难题摆在面前,需要继续攻克。例如利用数字化提高保护性能、数字化变电站条件下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问题及如何进行保护配置、提高安全自动装置性能、研究适应智能电网灵活控制的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在线整定技术等等,都将成为未来继电保护发展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为此,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为了使保护装置在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动作,避免无选择性动作,在保护装置设计、整定计算方面应考虑周全、元器件配合合理、才能提高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在保护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应把好质量关,选用故障率低、寿命长的元器件,不让不合格的劣质元件混进其中。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能力并进行定期检验,制定出反事故措施,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