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国70%以上的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集中在三北地区,由于资源的天然分布与用电负荷区域的不一致性,本地难以完全消纳,必须依靠特高压输电通道送出。
2013年以来,我国爆发大规模雾霾天气,超过1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人民群众一年200多天生活在严重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北京2013年1月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日前召开的两会上,无论是参加会议的国家领导人、代表委员,还是广大网友和人民群众,雾霾都是大家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大气污染防治
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来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研究结果还显示,如果将燃煤、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三个来源合并起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成为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最主要位置。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接近40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且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如不尽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不仅我国的能源供应无法保障,大气污染问题也将更加严峻。
早在十年前,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就曾经呼吁,尽早实施新疆、甘肃西电东送工程,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十年之后,这一设想成为了现实。按照公司的规划,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6条超高压输电线与东部及联接,形成中国智能电网的基础网架结构,目前新疆已经完成了两条,第三条有望在2015年建成投放使用。届时,新疆将成为绿色电力的源头,为缓解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做出重大贡献,也将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长治久安。
早在1952年,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伦敦也发生过“雾都劫难”,造成数万人死亡。而在反思苦果之后,英国通过《清洁空气法》强制关闭了火电厂,改造供热锅炉、减少煤炭用量,采用新兴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历史经验表明,要治理雾霾大气污染,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十分必要且卓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挑战
大规模的雾霾爆发是压垮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刻不容缓的最终警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