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受益于经济增长、煤价下降、用电量增长等利好因素,2013年发电企业利润大增。公开数据显示,五大电力集团利润总额740亿元,创近年新高。
具体来看,装机规模最大的华能实现利润208.44亿元,国电集团157.94亿元、华电集团151.74亿元、中电投集团111.56亿元、大唐集团110.66亿元。
打了一场翻身仗的电力企业发现,他们很难有信心延续高利润。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以及环保压力、市场改革带来的双向冲击构成一个利空的矩阵。
电煤成本降150元/吨扭亏为盈
发电企业利润的增加,归因于全国经济和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新投产机组的电量贡献、煤价下跌等因素。
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在2014年公司工作会上说:“2013年年初以来,一方面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电力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煤价下行。我们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高于2012年5.5%的增速。这是发电企业得以多发电、多上网的基础。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2013年发电量同比分别增加4.98%、11.8%、8.96%、7.18%,大唐发电则因脱硝机组集中检修、水电出力减少等原因,发电同比减少2.19%。
煤炭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让电厂告别“煤荒”,是扭亏的关键所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由年初633元/吨,降至10月初的530元/吨,降幅在100元/吨,为电厂腾出较多的盈利空间。
陆启洲也介绍,2013年每吨电煤成本下降大约150元,中部地区新增机组较少,用电量增加,直接带来了集团所控机组利用小时数增加。
根据煤炭协会的预计,目前国内煤炭产能相对充足,整体需求低速增长,运力制约将有所改善,加之进口煤大量增加,2014年供应总体宽松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
从电力市场需求分析,国家电网能源院预计,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66-5.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8.0%,预计净增发电装机总规模约9760万千瓦,对发电企业利润增长仍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