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该协会披露,国内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与技术实力的若干家机构已经结成联盟,与结合优势资源与力量共同开创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版图。日前,日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这成为汽车业合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破冰的一次尝试。
据了解,除集中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外,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还将同时开展燃料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类别动力电池的科研。
政策扶持提速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从世界各国新能源的发展路径上推导,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走向市场的重要因素。
对中国市场而言,通过对历年政策的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决策层的政策导向性其实十分明确。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9月13日,《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13年~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应用。
业内普遍认为,从目前来看,补贴仍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形成较强拉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主席崔东树认为,“从新政的补贴水平来看,基本上对国内车企都很利好,并以补贴纯电动车为主。”
在地方层面,日前召开的2014安徽动力能源高峰论坛上,安徽省宣布重点新能源汽车;在上海,据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领导小组会议透露,新能源车相关配套建设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上海城市规划,新能源车相关配套建设一旦进入新一轮的上海城市规划,上海试点两年多的电动汽车示范项目将“提速”,除了在更大范围内完善配套建设外,上海在公共领域的专业用车中率先尝试“新能源化”;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发展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工作方案》,通过对现有汽车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打造若干个千亿元级汽车服务业集群,形成“一个中心、四个组团”的整体格局,让各个汽车企业一起研发、生产和运用新能源汽车。
据介绍,在第一批试点名单中落选的江苏省近日宣布,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将继续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并确定到2015年省环保节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500亿元。江苏省还表示,将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范围。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届时新能源汽车会率先出现在公交、出租车等行业以及政府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