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恶性竞争的情况是每个行业都无法避免的,而且从行业的角度,价格竞争在一方面是有利于锂电行业整体发展的,只有将成本降下来,才能让锂电池更早完成替代铅酸电池的光荣使命,更加蓬勃发展。
记者:瑞能有无遇到过恶性竞争的情况?
毛广甫:有。
出现过比如他想买你的设备,他甚至叫了另外一家设备厂来研究你的设备,问他能不能用更低的价格给做出来。如果对方说能,他就会压着你的单一直不放。有一次我和一家企业都谈妥就差签合约了,然后我刚搭上返程飞机,对方打电话来说合约有变,对手又降价了,比我们的便宜,问我怎么办。
记者:出现这种情况你们一般会怎么处理?
毛广甫:这种情况我们也比较无奈,只能尽最大可能给对方提供一个最低价,如果对方还是不满意,那也只能看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毛广甫:这涉及到一个“合理利润空间”的问题。首先你要思考,如果你的供应商在接到你这个订单的时候只有满身的压力而没有一丝的愉悦,你只是让他拿到订单而没有拿到合理的利润,你觉得这种状态符合自然法则吗?大家都获得合理的利润,这样是双赢,其实在北京的峰会上,201所的王主任,也倡导过863项目组的成员要有让在工艺上技术上有优势的企业维持合理利润的理念,你如果让你供应商,通过厮杀后,接到订单没有一点喜悦感,对企业本身和行业都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是不健康的,而且是无法良性循环的。
从设备厂商的角度,他的初衷当然也希望能够尽最大可能压低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出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必然会将优质的服务首先提供给优质客户,这一点虽然大家都不说,却也是实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企业迫于生存或扩张的压力去接一些接近成本的订单,但是他接到的订单利润甚至无法维持他企业自身正常运转的时候,你觉得他还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吗?甚至做着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这样的话一些其他条款比如服务年限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记者: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毛广甫:要改善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客户改变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要以一种一同发展、互助双赢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也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状态;还有就是需要设备厂商自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认同你提出的产品价值。
另外就是要不断地创新,根据客户需求做定制化设备研发,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实际应用。就目前的行业而言,处于蓬勃发展期,对于做设备的企业来说,是好事情,因为是前期的基础建设者的角色。但一定要不停的变,要去创新,改变,变的甚至与现在完全不同,主要是模式上要变,但是服务对象不能变。要有足够的储备,立足多元化发展,避免行业问题导致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