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项目和计划中使用了基于通信的所有技术(近场通信(NFC)、射频识别(RFID)、Wi-Fi、蓝牙等),主要用于最大程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通延误以及减少燃料浪费和碳排放。
涵盖范围甚广的各种服务和应用
城市中提供的主要服务有:公共安全、运输(联网汽车和公共运输)、公用事业(配电、配水和配气)、医疗...
在各种计划中,可重点强调一些目前正在实施且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城市计划:
韩国的"U-City"(普适计算城市)模式,实现电子管理、交通、犯罪预防、防火和家庭网络等城市职能和服务,并将于2014年在"松岛新城"开展主要实验。
Cityzi,它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城市计划,于2010年5月在尼斯启动。Citizy应用以智能手机和NFC技术组合为基础,汇聚了电话公司、银行、捷运系统公司和众多服务提供商。
荷兰的Amsmarterdam城市计划,主要解决生活和交通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
2016年 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
基于ICT的智能城市计划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多元化市场,全球各地有大量解决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是总体趋势,因为现代化是城市对处理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资源限制等复杂问题所肩负的共同义务。
ABI Research称,投入和支持智能城市计划和项目的技术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0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超过390亿美元,在该期间总开支中的份额达1160亿美元。
主要咨询公司开展了不同的研究,但结论均相同,即智能城市的前景一片大好,基于NFC的交流和交易所带来的应用机遇的前景尤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