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不一样的经历:贵州送变电750千伏新西联网工程侧记(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    2013/11/14 16:45:04  我要投稿  

冬季夜晚温度多为零下20多度,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车辆及大型机械即便使用-30号柴油,第二天仍然是无法发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每天凌晨4、5点钟,帐篷里的灯就亮了起来,司机师傅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开始起床烧热水为汽车预热。

而大型机械设备油箱大,热水预热的方式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经过项目部仔细研讨,最后为大型设备制定了“保温计划”。每天下班时间,机器一停转,施工人员便开始为这些大型机械搭设帐篷,然后派“保姆”入驻,通宵负责烧火保持帐篷内温度,以便机器隔天能正常发动而不影响正常施工。

工期压缩“梅开二度” 铁军汉子hold得住

“刚开工时,合同工期要求是2013年9月底具备带电条件,但是在之后施工过程中,业主方对工期两次压缩。”项目经理龚华回忆说,“为了提高工效,保证工期,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大柴旦施工地区土质松软,多为沙地,就连皮车在路上行进,有时都会被陷进去。全线路大部分是掏挖基础,如何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进度。经过仔细对比核算,项目部最后引进了旋挖钻机,较常规的人工掏挖基础作业,工效大大提高,不但节约了大量人力,而且更安全、更经济。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202基基础施工全部完工,为后续的铁塔组立、导线展放赢得了机动时间。

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特殊境里,施工人员不但要进行施工作业,还要克服高原反应,人工效率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工效,保证工程进度,项目部在地形较好地段果断的放弃了内悬浮抱杆组塔,采用大吨位吊车进行吊装。

机器在作业,人也没闲着。在高峰期,每天有七八个作业面同时在用吊车组塔。“吊车大面积作业,地面施工人员要密切配合。”施工二队队长金洪涛谈到。“一个施工队负责四十多基铁塔,施工现场需要人管理,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必须要齐上阵。”特别是基础施工大面积作业高峰期,搅拌机一旦开工,就轰隆隆响个不停,施工现场经常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队长队员们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外面,实在撑不住只能到皮卡车上眯一会儿。

正是铁军汉子这般夜以继日的奋战,才使得工程在两次压缩工期的情况下,依然如期的完成施工任务,保证了整条线路的按时投运,并为新西联网第二通道工程成为世界上工期最短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