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毒蚊的嘴应该是钛合金的吧,连牛仔裤都能叮得穿”技术员杨顺俊一脸无奈,“我在镇上买了防蚊面罩和驱蚊水,基础施工时,擦得满身都是花露水,安全帽上还罩个防蚊罩,全服武装像个养蜂人,但是还是不能完全隔绝毒蚊的侵扰。”
全年大风及沙尘暴天气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有时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可说是狂风呼啸、黄沙蔽日。
“大风最厉害的时候,掀翻过施工人员住的活动板房”施工一队队长王杰还心有余悸 “不过还好是白天,大家都在施工现场,板房里面都没有人”
头巾和口罩是施工人员的必备装备之一,太阳毒辣的时候可以挡挡太阳,有风的时候,还能挡挡沙尘。“沙尘暴这东西,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到这边来施工,算是体会到了。这种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没有高大植物,想躲都没地方躲”说起沙尘暴,来自贵州遵义的施工员小吴显得很有经验,“刚开始遇到沙尘暴的时候,我还东躲西藏的,后来发现到处都一样,反而镇定了。每次风沙一来,我就带上防护面罩,把安全带系在铁塔上,等到风沙过后再继续施工。”
每当大风刮来,漫天的沙尘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无论怎样防护,眼、鼻、口、耳总是避免不了有细沙侵入。一场沙尘暴平静过后,施工人员一个个都像洗过“沙尘浴”,浑身上下挂上了一层黄色的细沙,摘下面罩,胡子眉毛也不能幸免,大家总是一边笑话着工友一脸土灰的狼狈,一边拍拍自己身上的尘土。
一年只降两次雨 酷热季节漫天雪
青海大柴旦以北属于极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经常跑现场的项目经理助理古木明告诉笔者,“来大柴旦一年多的时间里,只下过两次雨,第一次是在2012年8月份,第二次是在今年5月份。”
由于地处戈壁滩,加之线路穿越无人区,施工队驻点的施工及生活用水成了第一大难题。项目部成立之初,项目经理助理古木明亲自带队,组织人员开着皮卡车,在大戈壁找了几天,好不容易在离施工驻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才找到了一处地下水。整个线路五个施工队的吃水用水,全靠这一处地下水形成的小水潭。饮用水每次用卡车拉运,从小水潭运到施工队驻地,然后再分装在大塑料桶内,等到沉淀到比较清澈时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