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从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提出智能电网概念开始,也不过刚刚走过4个年头,回首这4年,国网却在智能电网项目规划、清洁能源接入、智能变电站建设、配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桩以及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等6个维度扎扎实实地做足了功课,如今这六方面均已能独挡一面,成为名副其实的6员“干将”。
然而回顾这4年,是争议不断的4年,是从未知的迷茫向清晰的目标迈进的4年,更是国网与电气企业携手攻关的4年。如何看待这4年间的变化?为此记者专访了国网科技部智能处处长林弘宇。
“前锋将”:智能电网规划
在2009年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后,国网于2010年6月对外发布了2个专项规划,一个是智能电网标准体系规划,另一个则为智能电网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制规划。
林弘宇说:“确切地讲,后者不能完全叫研制规划,而应叫智能电网关键设备需求规划,其中既包括国网系统内部研制的方向,也给产业提供一个参考,哪些关键设备可能是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研制任务的。”
据悉,在这个规划中共包括了7个领域的关键设备规划、28个专题和153个项目。截止到2012年底,国网先后安排了32类、313项的试点项目。“到2013年6月,国网已经完成了29类269项,包括智能电网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介绍道。
除此以外,国网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发布了包括“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及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无人机巡检等在内的5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可以说,这5批试点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试点效果。”对于规划带来的效果,林弘宇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