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访中电长城网际副总经理李刚
“您好,我是XX装修公司的小A……”、“需要买保险(放心保)吗……”、“网上兼职,联系QQ:123456789,日工资200元。”相信这样的声音与文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鲜有,而我们通常选择简单挂断电话或是置之不理。以往,我们只把这当做简简单单的个人信息被透露,MSN、QQ等被盗,而今年6月,随着一项名为“PRISM”计划在媒体的曝光,引起人们对信息安全的恐慌,也给在智慧城市大框架中的国家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本刊记者在专访中电长城网际副总经理李刚的时候,他说,“一般意义上,智慧城市包含有四个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在我认为,在数据层与信息层中应加上模型和经验层,在知识与智慧层之间还有一个方法论层。”
当前,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为智慧城市没有一个统一定论,理论先行决定了智慧城市没有标准。李刚建议,“我国应建立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模型,以案例、试点为试验,理论先行、整体规划、特色操作。”
“但是在当今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个人,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必须受到重视。”参考当今国内外形势,李刚指出,“由于智慧城市其中一个方面是信息的互通有无,但是同时这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我们摆脱了信息闭塞困境,通过网络可以搜到各种有用信息,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当下,做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也随之泄漏。”
我们在要求信息透明化的同时,自己也在被透明化。
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的“PRISM”窃听计划,直指其国情报机构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Facebook、雅虎、YouTube、Skype、AOL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实时跟踪用户电邮、聊天记录、视频、音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其联系人的一举一动。在当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中国发动网络攻击的背景下,显然使得我国在国家间网络安全争端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但是仅仅因此就该沾沾自喜吗?答案是,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