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是亚洲第一、全球第六的绿色经济体。2011年,“台湾推动绿色项目办公室”成立,作为绿色贸易的整合平台。
台湾的塑料瓶回收率是100%,各式塑料瓶加工企业会把它们制作成衣服、毛巾等绿色纺织品,这些产品在台湾早已形成规模经济,有稳定的市场和平易近人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甚至还成为了世界杯的服装和帽子供应商。
“台湾推动绿色项目办公室”副执行长温丽琪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了政府机构在推动绿色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现在有政府的‘绿色采购’的规定,目标是将90%政府的预算都花在绿色产品上。”
在台湾地区,无论是智慧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还是环保产品,均出台了整套评估体系和认证标准。而环境管理制度则从法律的角度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室内空气品质法》规定,所有公共场所必须安装空气指标监测仪,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是被管控的,如果公共场所空气污染指数超标,所在地的业主或组织就要接受罚款。
2012年12月,我国住建部颁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对评判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作出了规定。
祝敬国说:“智慧城市已经出了国家标准,但从管理的力度来说,这还是一种倡导而非强制。智慧城市应该是一种强调工程内涵,完全站在用户与环境需求的功能角度上来考虑的工程。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的实用价值和运作效率,有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