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5月31日消息,2013年,“大数据概念”飓风席卷中国。IDC发布的《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2012-2016年预测与分析》显示,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将会从2011年的776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17亿美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51.4%,市场规模增长近7倍。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正式把大数据纳入到物联网产业领域。大数据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将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20余年从事数据研究、同方数据资源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席壮华先生,聆听了一个多年从事数据业务研究的专业人士对大数据的看法,以及同方在大数据领域的战略及部署。

同方数据资源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席壮华
大数据影响人们对数据资源的认知水平
席壮华提到,“大数据的热度毋庸置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我个人来理解,其实大数据对国家的政府部门或是国内的企业而言,带来的并不只是现在业界所说的大数据的直接结果,更大的影响在于大数据、大价值的这种理念在逐渐扭转和加深大家对数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还表示,中国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他本人也做了多年的信息化工作,可以看出,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数据带来的价值,这是观念的影响和转变,大数据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其实比直接结果效果更佳明显。
大数据概念引导 催生数据中心更多职能
说起大数据就不得不提数据中心,早在2011年,国内就掀起了一场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几乎每个省市都在规划自己的大型甚至是超大型云数据中心。时至今日,在大数据概念的引导下,这股建设热潮并未消退,并将赋予数据中心更多职能。席壮华认为,数据中心还是要体现它的价值,把机房、设备、网络和交换机都建好,那只是修了条路,而修路的意义关键在于跑车,数据中心也一样,它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采集、组织和管理数据,而且在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下,能够把核心数据、紧密相关的数据,以及一些从社会上拿到的偏向于大数据的数据资源,将这些数据按照自身的核心目标和发展路径进行组织和管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发现和挖掘这些数据对于自身业务的价值,而那些对于工作发挥作用的数据,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