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个大问题,所以我提出建设全电社会。”4月19日,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浚是我国著名的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环境控制技术、环境模拟技术、空气制冷技术和生命保障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天接受采访时,他就能源利用、电网环境模拟技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从全电飞机到全电社会
“全电社会这个概念,源自航天领域的全电飞机。”王浚说,所谓全电飞机,就是飞机上的发动机除了能助推飞机起飞外,还能够带动发电机,为飞机上所有设备提供动力来源,从而取代现有的以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式。美国波音787就是一款全电操控的飞机。
当目光从全电飞机转向整个社会,王浚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通过电网把各种电源所发电力,输送到用电负荷中心,在所有的能源消费末端,不光家电、取暖设施,还有交通工具,尽可能都用上电,这就是全电社会。
“建设全电社会,不仅需要特高压电网来进行远距离输电,还需要智能电网,把各种分布式电源都综合利用起来。”王浚还援引了近期的媒体报道说,现在家庭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如果用不完还可以卖给电网公司,这大大鼓励了分布式电源的利用。
建设全电社会有什么好处呢?在王浚看来,至少有三个优点:第一有利于解决污染问题,“我们可以把电源集中布点,这样既便于集中控制处理污染,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第二有利于保障电网安全,一个地方通过多路电源传输通道供电,其中一路故障中断了,还能用上其他通道的电力。第三有利于节能减排,可以通过智能调配的方式,引导用户错峰用电,促进电能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