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产的智能电网设备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变电站" title="智能变电站新闻专题" target='_blank'>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作,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家电网公司已在全国31个区域和省级电网,开展了29 类共287 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的建设,在发电、输变电、配用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原有设备的改造、升级和新设备的研制和开发。”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奖利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上表示,“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常态化要求。”
杨奖利认为, 基于过去30 年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我国的智能电网设备正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的输变电设备水平,尤其是以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能源电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支撑的智能电网主要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他表示。
智能电网市场前景广阔
在我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智能电网“十二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基本建成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推动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
与之相应, 国家电网公司也将其“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确定为, 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 在系统总结和评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 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重大突破, 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国家电网公司还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要实现进一步提升, 力争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前列,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其“十二五”期间,将新建智能化变电站约5100 座,改造约1000 座,安装智能电表、新型电表各3000 万只。从2013 年起的8 年间, 投资约1.2 万亿元, 投产特高压线路9.4万千米、变电容量3.2 亿千伏安、换流容量4.6 亿千瓦。
记者从2012 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的招标情况也可以看出其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2012 年国家电网公司加大二次设备保护和监控, 采购常规站保护10646 套, 同比增长9.84%;智能站保护15622 套, 同比增长460%。常规变电站监控701 套,同比下降1.54%;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1049 套,同比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