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特高压:电气化水平提升的必然突破(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2013/3/28 10:10:14  我要投稿  

至于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问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电网安全取决于合理的网架结构、完善的控制技术、科学的运行管理,与电网规模和电压等级没有必然关系。在技术上,我国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国际领先,自1997年至今未发生全网崩溃性事件;在管理上,“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电网安全。

记者:电网规划的基本目的是要满足电力需求,特高压电网规划是基于怎样的需求判断?

张正陵:对于未来的电力需求,我们通过研究得出几个判断——一是未来电力需求将与经济同步增长。人均3330千瓦时用电量尚处于2000千瓦时至5000千瓦时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一段时间,电力弹性系数仍将保持1。

二是随着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电力消费强度上升。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看,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用电量增速是能源消费增速的3倍左右。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则下降3.7%。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电能所占比重从9%提高到21%,能源消费强度则从2.29吨标煤下降至1吨标煤。因为电是最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三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上升。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电是煤炭最高效、最清洁的利用方式,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这一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65%,美国高达90%。我国1980年仅占12%,2010年增至55%,未来将提高到70%以上。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只能转化为电力来利用,所以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上升是必然趋势。

四是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负荷率下降,峰谷差加大,最大负荷增速快于电量增速。比如去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江苏电量增速明显放缓,但夏季的最大负荷仍然创下新高。对电量和电力两个指标,要区别分析。

五是考虑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等因素,未来西部地区用电比重将提高,但东中部仍是负荷中心。从经济发展看,产业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2020年东中部GDP仍将占全国的63%;从人口分布看,随着城镇化发展,人口由西向东流动,东中部地区人口比重将加大,到2020年将占全国的68.6%;从发展实际看,自1990年以来,东中部地区用电比重持续上升,2010年达57.2%。

记者:是否意味着特高压发展影响的不仅是电网,而是整个行业?

张正陵:可以说,未来十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用电量增长空间大、刚性强。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意味着必须有一张具备更强的全局配置能力的电网。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业已取得的突破,为国家规划的五大综合能源基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伊犁、西藏等更远地区的资源开发和配置做好了准备。

特高压电网规划充满了创新,创新就要敢于冒风险。以特高压构筑电网的骨干网架,使能源基地集中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不仅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优化配置,提高电源和电网的利用效率,还具有更强的电价竞争力,显著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效益。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