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了克服发电上网边际电价的基本缺陷,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您是基于哪些具体考虑?
言茂松:电力工业有其巨大的独特性,是其他市场所没有,可以归为以下四条:第一,电力市场基本上都是寡头市场,背靠背虚报上网电价情况并不少见;第二,电力供需关系有即时平衡特性,这是其他任何市场所没有;第三,电力需求的短期价格弹性几乎为零;第四,电力市场只有一张不可替代的输电网络。这四大特性,决定了发电上网电价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否则在发电企业的逐利心态下,可能导致价格失控。
因此新的电价机制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静态的政府宏观计划管制和日常动态的市场微观博弈竞争,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稳态的博弈均衡。为此,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套系统理论和方法:当量电价。其特点是:1.先充分发挥边际电价中市场竞争的特点,而不论其报价的真假;2.然后用政府的“参考系”加以辨别,参考系不经常起作用,一旦作用却有很强的补偿或惩罚;3.这过程可多次重复,边际电价也就发展为嵌入了政府干预后的当量电价,动态地引导报价回归理性,一步一步实现“成本发现”和“成本补偿”这两大目标,最终达到期望的“博弈均衡”,即“NASH均衡”。
记者:让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发挥作用,掌握其中的分寸十分困难,您所提出的发电上网当量电价具体是如何操作的,能否确保二者合力而非相互掣肘?
言茂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三大步进行,多次循环,最终动态地实现发电上网当量电价的博弈均衡。
第一步,政府主管部门要给出成本参考系。在成本平面上有两个坐标,纵坐标是各类机组的单位容量平均成本,横坐标是日运行的持续时间0~24小时,注意峰荷处是持续时间的零点。政府定期对一个地区各类机组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审计和统计,综合研究后给出有代表性的几类典型机组。每类典型机组拥有两个参数,一是该平面纵坐标上的截距,即单位容量平均成本;二是典型日横坐标的日运行持续时间0~24小时,为在持续时间上给出该类机组的运行特性,即给出各类机组过那截距的一条上翘直线,它在成本平面上用单位电量平均成本的“斜率”表示。
记者:在发电上网当量电价中,参考系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但发电成本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政府所给的参考系能否确保科学、准确?
言茂松:首先一定要清楚,参考系不是发电企业提供的,而是政府标称的参考系,源自政府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规划。基于基荷、腰荷、峰荷机组固定投资和运行成本的不同,基荷机组固定投资高、运行成本低,峰荷机组固定投资低、运行成本高,腰荷机组居中。目前,对于电力系统的这种经济运行规划是比较成熟的,参考系的准确性是有保障的。根据电力运行的季节性差异,可以分别设定冬季、夏季和春秋三类参考系。这里主要针对火电,至于核电、水电、可再生能源等,暂时可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