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试验应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下进行,对有特殊时间和环境要求的电池(堆),应按被测电池(堆)的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本标准的试验环境条件如下:
——温度:常温(25oC±5oC);
——压力:在正常大气环境下;
——空气相对湿度:10%-90%。
6.1.2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
a) 电压表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其内阻至少为1kΩ/V;
b) 电流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
c) 温度测量装置: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1oC,标定准确度不低于0.5oC;
d) 计时器:按时、分、秒分度,准确度为±0.1%;
e) 测量尺寸的量具:分度值不大于1mm;
f) 称量质量的磅称:准确度为±0.05%以上。
6.2 电池(堆)试验
6.2.1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电池(堆)的外观。
6.2.2 极性
用电压表检测电池(堆)极性。
6.2.3 外形尺寸和质量
分别用量具和磅称测量电池(堆)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6.2.4 电池(堆)充放电试验
电池(堆)以额定电流I(A)电流恒流充电,至电池(堆)电压达到规定的充电截止电压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1分钟,电池(堆)以额定电流I(A)电流放电,至电池(堆)电压达到规定的放电截止电压时停止放电,放电后静置1分钟,然后重复以上步骤至所需次数。
6.2.5 电池(堆)过载性能试验
电池(堆)在非过充过放状态下150%I(A)电流恒流充(放)电。
6.2.6 电池(堆)电压检测试验
a)电池(堆)以额定电流I(A)恒流充电,至电池(堆)电压达到规定的充电截止)电压时,充电后静置1分钟,电池(堆)以额定电压V(v)恒压充电。
b)用电压表测试电池(堆)堆内的每个单组电池电压。
c)电池(堆)以额定电流I(A)电流放电,至电池(堆)电压达到规定的放电截止)电压时停止放电。
6.2.7 25 ℃能量效率测试方法
a) 电池(堆)按6.2.4方法充放电实验。
b) 取第三个循环的电池能量效率。
6.2.8 25℃过载性能测试方法
a) 电池(堆)按6.2.5方法充放电实验。
b) 取充放电第三次的电池能量效率。
6.2.9 常温荷电保持能力试验方法
a) 电池(堆)以额定电流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
b) 电池(堆)在25oC±5oC下储存28d。
c) 电池(堆)在25oC±5oC下以I(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截止电压。
d) 记录此次放电容量并计算该容量与额定放电容量的比值。
f)该比值为常温荷电保持能力量度。
6.2.10 储存性能试验测试方法
a) 电池(堆)以额定电流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
b)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池内部至电池内电解液溶液浓度低于原浓度10%,密封流液口保存。
c) 电池(堆)在25oC±5oC储存90d。
e) 电池(堆)按6.2.7检验。
6.2.11 循环寿命测试方法
a) 电池(堆)按6.2.4方法充放电。
b) 循环至连续三次能量效率小于额定容量的60%。
c) 上述三次循环的再前一次循环为电池(堆)循环寿命。
6.2.12 安全性测试方法
所有安全性试验均在有充分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6.2.12.1 过放电:
a) 电池(堆)以额定电流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
b) 电池(堆)在25oC±5oC下以I(A)电流放电,直至电池(堆)电压小于额定电压的50%(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电池(堆)应符合5.1a)规定。
6.2.12.2 过充电:
以I(A)电流恒流充电,至某一单体电池电压达到2V时停止试验,电池(堆)应符合5.1b)规定。
6.2.12.3 短路:
在任意荷电状态下,将电池(堆)经外部短路10sec,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Ω。电池(堆)应符合5.1c)规定。
6.3 耐振动性能试验方法
将电池(堆)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
b) 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
c) 振动频率:10Hz~55Hz;
d) 最大加速度:30m/s2;
e) 扫频循环:10次;
f) 振动时间:2h。
振动试验过程中,按6.2.7试验方法试验,电池(堆)应符合4.1.4的技术要求。
6.4 试验程序
6.4.1 按本程序进行的试验应连续进行
6.4.2 电池(堆)试验程序见表1:电池(堆)试验程序。
表1 电池(堆)试验程序
序号 | 试验项目 | 试验方法章条号 |
1 | 外观 | 6.2.1 |
2 | 极性 | 6.2.2 |
3 | 外形尺寸和质量 | 6.2.3 |
4 | 电池(堆)电压均匀性 | 6.2.6 |
5 | 25oC能量效率 | 6.2.7 |
6 | 25oC过载性能 | 6.2.8 |
7 | 常温荷电保持能力 | 6.2.9 |
8 | 储存性能 | 6.2.10 |
9 | 循环寿命 | 6.2.11 |
10 | 安全性 | 6.2.12 |
11 | 耐震动性能 | 6.3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