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召开的2012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指出,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关键是加快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
刘振亚在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他说,打造网架坚强、安全可靠、结构清晰的国家电网骨干网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国际领先的现代电网体系和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能源输送格局,这是国家电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构建“三华”同步电网极为重要,优质高效建好特高压电网任务相当艰巨,深入研究解决特高压电网运行和管理问题十分关键。
刘振亚表示,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连续安全运行近4年的实践,证明了特高压交流联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目前,多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快速推进,对加快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尽快形成坚强受端电网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合理的网架结构、完善的控制技术、科学的运行管理是大电网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试验表明,只有采用“三华”特高压同步联网方案,才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严重故障对电网的冲击。
《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已经颁发十周年。当前,我国电力虽然从总量上均已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但是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用电量,社会用电结构和农村电气化程度,以及电力国有资产的经营质量等,与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电力市场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电力体制改革目标相差甚远;特别是电力法制建设滞后,与电力改革和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电力事业的科学发展。
十年电力法制建设成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力行业曾迎来过法制化建设的第一个春天。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电力部提出了“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网调度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配套行政法规的相继颁发实施,对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适当超前发展,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电力行业依法办电、依法管电和依法用电的法制氛围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