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王:磷酸铁锂电池方面我们的专利是全球最多的了,有1000多种,包括工艺技术专利,三洋大概在100多种。我们几乎把所有的动力电池的连接方式全部都报了专利,不管是激光焊还是真空焊等等。我们去年做了3.2亿支电池,累计22亿支,是没有被召回过的电池厂,三洋也没有被召回过,别的厂家都有召回。
“在中国,公交大巴和出租车占所有车辆的比例在1.7%,加起来170万台。但这1.7%的公共交通用车耗油量却占全国的25%,排污更多,占到30%以上”
记者:比亚迪为什么要涉足电动大巴这个领域?
王:在中国,公交大巴和出租车占所有车辆的比例大概在1.7%,全国的公交大巴是50万台,出租车是120万台,加起来才170万台。但这1.7%的公共交通用车耗油量却占全国的25%,排污更多,占到30%以上。出租车1台一天跑24小时,私家车一天才跑2个小时,一台大巴相当于30-40台私家车排放和耗油。就中国来说,如果让所有的车电动化我做不到,但我们要优先把这1.7%的车实现零排放,用油的25%省下来了,城市污染的30%省下来了。而且这一块政府有话语权。
记者:今年比亚迪电动大巴的市场状况如何?
王:我们今年大概投放市场1000多台吧!主要是深圳投放1000台,香港30台,欧洲出口大概50台。明年我们大概做到3000台。
记者:国外的机会多吗?
王:我们最近在欧洲有很多订单,包括伦敦、意大利、荷兰等都有。因为欧洲面临着到2013年底要转欧6排放标准的境况。柴油大巴转欧6,成本会增加10%,油耗增加5%,等于说增加很多过滤器,把排放物和颗粒物降低。降低排放物的过程油耗就要增加,同时车价也增加了,对欧洲来说必须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案。他们认为比亚迪的零排放是目前比欧6更好的方案,一步到位。
记者:出租车和私车市场怎么启动呢?
王:深圳的电动出租车E6,原来是50台、100台、300台,现在是800台。先引导,最后很容易转成市场化。什么叫市场化?有利可图就是市场化。比如说买了比亚迪E6第一年省9万,这部分油电差价就把这车高出的价格省出来了,我第二年就赚钱了,第三、第四、第五年纯盈利了,有利可图你不让他干他也干,这就是市场化。“5.26”是极端罕见的,而且反证了电池是安全的,在极端的情况下电池也是安全的。私家车市场目前真买的还是些有社会责任的人,他不算经济账,这个是量的大小的问题,这部分人毕竟很少。
记者:是不是出租车更适合用电动车?
王:E6是以出租车为主设计的,能跑300公里,深圳未来3年都会换成E6,有1400台车。香港年底出货,在未来三、五年可以做到1800台车的规模。香港一个出租营运牌照600万港币,司机就玩命地跑,一天600公里,两个人跑。经常有过劳死的,很疲劳。香港现在很无奈,他想怎么让司机跑3个小时必须休息半个小时,或者跑4个小时必须休息一个小时。我们这个电动车,他觉得像个强制性的劳动法,跑4个小时没电了必须充电。人不要玩命地挣钱,休息一下挺好的。由于油电差价大,越是里程大越是电动出租车大显伸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