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最东端的莱州市,莱州港附近道路上车辆来往不断,浅水湾的石头上,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海草,生机盎然。
由于多种条件的局限,黄河三角洲各地一直是“临海不见海”。人们常说,建起一个港口,可以带动一片产业。黄河三角洲要崛起,必须要打通陆海通道。回想起近年来莱州港的跨越式崛起,中海港务(莱州)有限公司扩建指挥部副指挥李勇颇有感触:“电就是希望,就是动力。为了这些大项目及时上马,供电公司真是全力以赴帮我们呀。”
时间倒回到2009年11月,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设施还相当不配套,入区产业不多,而且大都处在起步阶段,形势逼人。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表示,推动“蓝黄两区”一体化发展,是增强山东发展新优势的需要。黄河三角洲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力供需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把建设坚强电网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服务山东经济大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分阶段走访政府、走访企业、走访一线员工,在一次次的沟通调研中,思路渐渐清晰:让优质的供电服务成为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资本,让电力真正助推强省富民。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建立了电网投资与负荷发展相关联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了解重大项目的信息,开辟全程“绿色通道”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优选方案、优先保障、优化流程、优质服务的“四优”原则,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前规划电网布局,超前实施业扩服务,实现受理快、勘查快、审查快、验收快、送电快的“五快”目标。
绿色能源环保“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