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导读]一个多月前,瑞典国家电动汽车公司(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 简称NEVS)宣布收购萨博公司的主要资产并组建合资企业,新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将是以萨博9-3为蓝本的电动汽车。然而近日记者发现,萨博收购案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曾经信心满满的瑞典国家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蒋大龙
电动汽车时代网综合报道:SaabsUnited网站日前发布文章称,瑞典国家电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NEVS)并没有如期完成对萨博剩余资产的收购。事实上,这一计划被推迟了,或许是一个月,或许会更久。与此同时,NEVS还表示:在收购完成之前,他们不会再回答关于萨博收购的任何问题。这一“封口令”让人们对新萨博以及萨博电动车的前景顿生疑窦。
据悉,原本NEVS收购萨博后将使萨博重现生机,并使之成为电动车制造商,其重生之初的主要市场为中国。NEVS首席执行官、主要股东蒋大龙还表示:“通过收购萨博,我们将开启汽车行业新时代。”蒋大龙出生于中国,目前为瑞典公民,在中国主要致力于生物发电产业。他还表示:“我们将进行全球化的营销,但起初重点将放在中国,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将会成为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NEVS原本计划根据下一代萨博9-3车型的设计在中国推出全新的电动车。之前NEVS就表示,他们拥有了萨博9-3和萨博的“凤凰”汽车平台的所有权,将基于萨博9-3制造新电动车型,并于2013年至2014年间推出市场。同时,他们将会基于日本技术与萨博汽车新平台,推出全新车型。但萨博9-5和9-4X的所有权仍在通用汽车控制之下。并且,萨博品牌的归属目前仍在商谈中--有着75年历史的瑞典飞机和军工制造公司萨博AB(瑞典萨博汽车公司即由该公司分化而来)和一家大众旗下的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公司,共同享有萨博的品牌。如今,由于收购一事的推迟,在华推出电动车的计划也随之搁浅。
2012年6月14日,中日电动车联盟旗下的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EVS宣布成功收购萨博,计划将集瑞典、日本、中三方之力重振萨博,将市场定位于中国,主要生产电动汽车。萨博产权结构复杂,收购案一波三折。虽然中国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但由于电池等核心技术尚未解决,未来缺乏汽车制造基础的NEVS要开拓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不容易。
新闻回顾:中日电动车联盟成功收购萨博
6月14日,中日电动车联盟旗下的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EVS[ NEVS: 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宣布成功收购萨博。NEVS成立于5月21日,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收购萨博剩余资产。NEVS 公司是香港国家现代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日本阳光投资的合资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 51%和 49%[ 据NEVS执行总裁蒋大龙称,中日汽车联盟股权后有所变动,还包括至少一家中国汽车企业、一家电池公司和一家电器企业]。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报价,NEVS的收购价并不占据优势。NEVS报价为15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13.7亿元;青年汽车报价为46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41.9亿元,意在收购包括萨博商标在内的全部资产。NEVS的CEO蒋大龙曾在瑞典学习、担任沃尔沃卡车高级顾问等经历及NEVS电动汽车规划或是其收购成功的关键。
未来萨博将抛弃不具优势的传统燃油汽车业务,主攻电动汽车,市场重点在中国。按照NEVS的规划,未来将依靠瑞典方面的设计、工艺、及生产设备;日本在汽车生产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以及中国巨大的市场重振萨博。NEVS对萨博未来的总体规划是做新能源汽车,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在一款日本车型的基础上开发萨博电动车;第二阶段开发萨博 9-3混合动力系统;第三阶段在下一代9-3凤凰平台[ 凤凰平台是2009年萨博从通用汽车剥离后,萨博独立于通用汽车而设立的新车型平台技术。可配套车身长度横跨为4米至5.2米的所有车型,代表着世界最新技术的柔性平台,之前萨博在此平台上规划了92、93、94、95、96、97等一系列产品。]基础上采用电动车后车桥开发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第一款新车最快于明后年下线。
萨博收购案一波三折
萨博公司由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和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拥有60余年历史。定位于豪华汽车,萨博把卡车、飞机技术融为一身,是世界涡轮增压技术的鼻祖,以创新、与从不同的造型和安全性著称,享有“贴地飞行”的美誉。产品线不足、销量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萨博倒闭停产。60多年来,萨博共只推出了12款全新车型;全球年销量最高时也只突破了13万。
萨博曾多次被收购,产权结构相对复杂。1990年,通用以6亿美元收购萨博5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控股公司,并于2000年以1.25亿美元收购余下50%股份,萨博成为通用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初,通用将萨博作价4亿美元转手给世爵(瑞典汽车公司)。在世爵接手萨博后,通用就与萨博签署了五年共享整车、发动机、增压、安全等关键技术平台(包括凤凰平台)的协议。2011年5月,由于多年亏损、无法支付工资及供货商贷款,萨博进入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中国,欲与中国汽车企业合作获得运营资金。2011年12月20日,瑞典地方法院正式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破产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