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投资风光不在 储能成下个热点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2/5/28 10:58:31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是创投界名言。此言不虚,风能和光伏还未产业化时,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大举进入,2011年市场骤变,风电和光伏两行业进入严冬时,赚得盆满钵满的VC/PE早已移师储备能源领域。

“目前国内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元基金已在储能及储能相关产业驻扎。”国内一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投资界对风能和光伏产业已不感兴趣,储能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下一个热点。

后起之秀

2011年以前,风电和光伏无疑是创投行业宠儿。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以风能和光伏为首的新能源行业披露的私募融资案例超过100起,融资金额逾27亿美元。其中,2009年到2010年融资规模占据近年来总量的一半左右。

但这一局面在2011年逆转,由于政策调整、产业过度无序发展,风电和光伏行业陷入低谷,资金自然逃之夭夭。通过研究投中集团跟踪近一年的风电、光伏两大领域的IPO案例,可以发现创投账面退出回报率大多不超过4倍,较之前的华锐风电(184倍)、金风科技(27倍)、无锡尚德(13倍)的高退出回报大幅回落。

新能源投资领域的风光不在,早期从风电、光伏领域获益的创投会将哪一领域开辟为新战场。

“早前风电投资大热时,我们就在关注储能。”德丰杰的合伙人杨希说,由于风电、光伏大规模装机,其不稳定性影响了电网安全,如何应用储能技术进行调节成为关键,这为储能的发展提供了想像空间。

据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谭春青介绍,业内预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以达到6000亿元,乐观的话甚至有可能到两万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创投机构纷纷加大对储能项目的发掘力度,一家投资基金合伙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元基金已投资储能及储能相关产业。

全球领先的清洁技术创新领域投资分析公司CleantechGroup的研究数据表明,早在去年三季度,储能技术首次超越太阳能等其它清洁能源技术,成为三季度吸引风险投资额度最高的领域,总投资额达5.14亿美元,远远高出太阳能领域的3.5亿美元。

比实力抢项目

作为前沿产业储能的市场前景毋庸置疑。风电、光伏发电上网需要储能;电动车电池需要储能;对于智能电网的作用,储能就像硬盘对于计算机那样重要。可以说,新能源改变了能源的利用方式,几乎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储能。

“但储能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杨希介绍,2008年德丰杰开始投资国内储能企业北京普能世纪科技公司,随后多次增资,截至目前投入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成为德丰杰基金旗下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