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全线产品是企业发展趋势
欧洲的电力体系发展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大部分输配电项目的需求是提高老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等,大规模项目主要是跨国电力设施连接。欧洲的大多数客户内部有丰富的技术与工程资源及经验来自行实施项目,成本比EPC模式低,而且客户通常有特殊的技术与设计需求,外部总承包商难以达到具体标准,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东欧等都偏向自行实施项目或者分包项目,而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则偏向于EPC模式。
在北美市场,北美的客户有足够能力与经验自己负责项目,但可能在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等新技术方面较弱,而且有一些提升老系统的项目,比较偏向于EPC模式。
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增长快速、基础电力设施建设需求极高,有很多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大部分国家缺乏关键技术、设备、项目经验等,因此需要依赖总承包商来负责设计、采购、建设管理等工作。中东和南亚国家普遍采用EPC模式,在非洲,国际机构提供资金的项目更多采用EPC模式,为了控制成本,本地企业提供资金的项目更多是自行实施或分包。
从行业态势来看,全线产品供应商通常较单一产品供应商规模明显更大,在全球化扩张发展中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
2010年输配电设备产品提供商销售数据显示,ABB、西门子为全球性全线产品提供商,阿尔斯通和施耐德电气为全线中低压产品提供商,中电装备、西电集团、现代、三菱、东芝等为地区性的全线产品提供商,而特变电工、天威保变、霍华德工业公司、沃基沙电、库柏工业公司等为地区性的变压器产品提供商。
为了成为全球性全线产品提供商,三大巨头均采用了兼并收购的方式来进入和渗透新兴市场,丰富产品线,进一步巩固国际领先地位。2010~2011年,ABB完成了6起并购,其收购Ventyx以进入智能电网市场;收购Baldor以进入美国和节能市场;收购Lorentzen以进入行业方案解决市场;收购Mincom以进入矿业自动化市场;收购Transfor以进入巴西市场,收购Epyon以增加电动汽车产品,同时还在印度设立了分公司,来渗透印度市场。
施耐德电气完成了8起并购,收购ArevaDistribution丰富中压配电产品线;收购Cimac进入中东市场;收购Zicom进入印度市场;收购Samara50%的股权打入俄罗斯市场,同时施耐德电气还在印度组建了合资公司。
西门子与能源、输配电相关的并购案有3起,为了工业测距产品,收购了SCADAgroup;为了数据中心冷却产品收购了Uniflair;为了楼宇自动化产品,收购了Vizelia和D5X。
一直以来,较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三大巨头占据竞争优势的主要根基。
为了使研发资金发挥更大效用,同时也为了关注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等新兴技术和应用,三大巨头都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
2010年,ABB成立了技术投资公司,与其内部事业部和研发中心合作,针对已掌握知识产权的技术型产品、应用公司,每年评审1000个项目,并与领先风投基金共同投资5~6个项目,单笔投资规模100万至2000万美元。2010年投资了近6000万欧元,项目涉及智能电网通讯,电力公司计算机安全,风电场效率,波浪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
2010年,阿尔斯通和施耐德电气共同创立AsterCapital,双方投资共7000万欧元,其中施耐德电气出资4000万欧元,阿尔斯通出资3000万欧元。AsterCapital继承了施耐德电气风险投资团队从2000年开始积累的丰富经验,该团队管理第一支基金并成功投资了北美和欧洲超过20家公司。AsterCapital已投的项目包括薄膜热电节能、半导体技术、太阳能发电、超级电容等。“通过设立企业风险基金,灵活投资适合战略发展方向的新产品、新业务,有效丰富了经营组合和产品组合。”夷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