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是建设重点
智能电网是未来十年电网建设的重点,《报告》预计,2020年其相关的设备、系统投入将接近515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智能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其中约60%的投资在发电和电网侧,40%的投资在配电侧,电网侧,产品投入主要是智能自动化系统和电力电子设备。
从全球市场来看,各国在智能电网方面都有一些试点和计划:美国投资70亿美元支持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澳大利亚投资3.6亿美元支持智能电网发展;欧盟多个国家政府制定了普及智能电表的计划;韩国电力公司投资6500万美元在济州岛南部进行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计划2030年建成全国范围的智能电网;印度能源部拨款约4400万美元支持智能电网相关试点项目;巴西政府拨款2亿美元支持智能电网相关项目。
中国的智能电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十二五”期间,智能化投资预计约2860亿元,投资的重点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系统、智能变电站和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以及相配套的智能调度和通信系统。
三大巨头主导全球市场
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整体输配电市场受挫,输电环节维持建设,配电环节投资放缓。2010年,经济逐步走出萧条,民用、工业及商业用电量开始回升。
在亚洲、中东、非洲和拉美的带动下,全球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罗兰贝格预计,到2011年全球市场容量将超过1200亿美元,而未来5年仍将以4%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15年全球市场容量将达到1540亿美元。
虽然全球输配电制造行业将保持快速的发展,但是与2009年以前的投资期相比整体增长还是有所放缓,但是《报告》指出,未来仍然存在一些市场机遇:新兴市场电力需求增长、电网基础建设;发达地区老化设备更新;新能源并网;跨国、跨地区长距离输电。而且,相对于输电设备,《报告》认为,配电设备增速将2倍快于输电设备。“配电设备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新兴市场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还有就是节能环保的需要,配电环节是节能很重要的环节,智能电网更多的是配电环节的智能电网,包括用户端,配电端,可视化、节能、互动,都是在配电环节完成,都会带来配电市场的增长。”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夷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一次设备是输配电市场最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体输配电市场60%,但是智能电网的兴起以及发展中国家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增长将带动二次设备市场未来五年实现约23%的增长。
《报告》分析认为,从区域市场来看,西欧、北美、东南亚输配电市场总量较大,增速较平缓,而印度、非洲等增速较高,市场吸引力大。
美国的输配电设备市场占北美整体市场的近70%,未来的主要增长来源于新能源、智能电网建设和旧设备更新。美国的电网网架强,但二次设备弱,设备陈旧老化,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都运行了25年以上,60%的断路器运行近30年,50%的配电柱也有30~50年之久了。从2010年的销售数据来看,美国的输配电市场主要由ABB、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占据,在高压输电产品领域和输配电系统,三家公司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在中压产品领域,三家公司占据了37%的市场份额。
远东及东南亚地区市场规模较可观,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部分新兴市场会有较快增长,《报告》预计,到2015年,日本和韩国的年度输配电设备投资规模将占整体的50%,印度尼西亚将成为年度投资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率为8%,马来西亚增速也比较快(5.4%)。三大巨头在这些市场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三家的市场份额共计40%。
就整个中亚市场而言,印度总量较大且发展迅速,《报告》预计,到2015年,印度的输配电设备年度投资规模将比2009年增长10.3%。印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其他市场稍有不同,虽然ABB、阿尔斯通等在高压产品方面领先,但本土企业在中低压产品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从2011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三大巨头占有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印度本土企业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包括奥地利EMCO、俄罗斯、中国等输配电设备供应商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
从非洲市场来看,各国总量规模较小,《报告》预计,到2015年,南非、埃及、突尼斯、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输配电设备年度投资规模将占整个非洲市场的80%,尼日利亚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率为10.1%。2009年的销售数据显示,ABB的市场份额为16%,西门子为14%,阿尔斯通为10%,当地厂商以及俄罗斯、德国、中国等国的供应商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