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这不是天方夜谭,目前在鄞州集士港镇已成为现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清洁能源进入百姓家庭不是梦想
你可曾想过,自家用电自家发,不用煤,不用气,更不用钱,原材料就是我们大自然中的阳光和风能。如果发的电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国家。这不是天方夜谭:在居民楼顶建“发电厂”的这个技术设想在鄞州集士港镇已成为现实。
据了解,由于设备成本较高、国家上网电价较低、没有相关政策补贴等原因,这项技术普遍推广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这个项目是国家电网在鄞州分布式民用新能源并网试点项目之一,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样本不用煤不用气,楼顶也能建“发电厂”
昨天,在鄞州集士港镇,记者看到一座房子不足30平方米的楼顶上,安装着7块太阳能板和1个转动的风车。昨天上午,阳光灿烂,太阳能光伏能积极地发电。而到了下午,太阳躲了起来,风则加大了马力。于是,风车接着运转。通过它们一天不停歇的工作,就能供应一户人家24小时的生活用电。这就是称为“小容量风光互补并网的家用发电系统”。根据鄞州区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套风光互补民用发电系统已在集士港镇投入运行。
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就是与国家大电网实现“无缝对接”。如果自家“发电厂”发的电用不完,还可以自动上传到大电网,卖给国家。而如果夏季开启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时,自产的电不够用了,系统就自动切换到大电网里。而且,居民家里的用电是连续的,可靠的,在用电过程中感觉不到两者之间的转换。
运行仅半个月,这个屋顶上的“发电厂”就向电网输送了近100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据了解,该系统也是鄞州供电局正在进行的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建设试点科技项目,已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这也是浙江首个建成的风光互补民用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
原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风光互补家用并网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3.0千瓦,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极板、控制器防雷器、风光互补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和智能型电力仪表共同组成。
这个“发电厂”不需要燃烧煤块,也不需要燃气,它的原料就是取自大自然中免费的太阳能和风能,原理就是能量转换。
通过太阳能极板发电产生直流电,风力发电机发电产生的交流电。两种电可以通过各自并网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优先供给家庭使用。如果家庭用电需求少于自发的电,多余电量可以通过智能电表上传到大电网。而如果家庭用电不够时,控制器将自动从大电网中补充电量。
“这个系统从2011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平均日发电量在6千瓦时左右。”该负责人介绍,这样一年可以发电2190千瓦时左右。
尴尬光算经济效益,20年无法收回买设备成本
这样好的项目能推广吗?记者的这个提问让大家再次回到了现实。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小型“发电厂”投资10余万元。就算是进行推广后成本可以下降一些,也要6万元以上,而整套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5~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