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19日-20日,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之一的“有色金属行业专题对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在整个对接活动签约的15个行业项目中,有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项,总投资达336.2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在对接会上透露,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赋予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特殊的发展政策:优先发展钢铁、有色、工化、建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产业,在资源集中地适当发展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有色冶炼项目。
“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通过相关措施支持新疆有色产业发展,鼓励新疆具有资源优势的锂、铍、铌、铷、铯等稀有金属开采冶炼及加工应用项目,鼓励利用新疆丰富有色金属资源发展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冶炼项目,须同步开展共生资源利用,并采取达到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措施。
同时,支持金矿开采企业在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相关规定前提下,取得《开采黄金矿业批准书》。
对按照全国统一要求须立即淘汰的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设备,允许延缓2年淘汰;对按照全国统一要求须立即淘汰的80千安以下电解铝小预焙槽,可延缓2年淘汰,须在2010年淘汰的100千安及以下预焙槽,可延缓3年淘汰;新兴产业部分,允许建设3000吨/年及以上多晶硅项目。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重点项目85项,将实现工业增加值350亿元。
导读:
轻工企业进疆 农副产品“扛旗”
拿1%荒漠“逐日” 收全国38%电力
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专题对接—
昌吉州现场签约1800亿元
电子信息企业专题对接—9个项目成功签约
本网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副司长刁石京、新能源领域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
产业对接签约项目分类
轻工企业进疆 农副产品“扛旗”
红枣深加工项目、香梨深加工、巴旦木深加工……在正在举行的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新疆农副产品崭露头角,成为我区轻工行业中吸引疆外投资商的一张“王牌”。
记者在6月20日举行的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食品生产企业专题对接会上了解到,在2011新疆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签约项目和招商项目汇总表轻工部分中,农副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自治区轻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人士说,现在,新疆80%的轻工业行业,70%的产值都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
据了解,在此次对接活动达成签约的农副产品项目中,涉及福建、上海、吉林等多个内地省市的投资商,其中有不少项目的投资金额达上亿元。
自治区轻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人士说,长期以来,为加强农林牧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众多轻工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在农业品种选育、新品种推广、农业产业化建设、吸纳农民季节性就业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理和财力,为农产品稳定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使约300万农牧民直接收益。据统计,2009年全疆轻工企业仅收购农副产品原料就超过100亿元,相当于农村人口人均780元。
目前,新疆已经建有全国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拿1%荒漠“逐日” 收全国38%电力
6月20日,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之一的中国(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在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收获的5812亿元大单中,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项目以726.9亿元的协议投资额,仅次于煤化工,位列投资额榜眼。
新疆广袤的荒漠戈壁有啥用?利用其中1%的面积“逐日”,进行光伏发电,能收割我国三成电力消费量。
在6月20日的中国(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苏国平说,新疆幅员辽阔,其中大部分为荒漠、戈壁滩,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光伏阵列,仅新疆荒漠戈壁的土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就相当于4000亿吨标准煤。
如果年发电量按150KWh/平方米计算,仅利用新疆1%的荒漠戈壁面积,全年的发电量就能达到1.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我国2010年电力消费总量的38%。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洁净的光伏电力资源宝库。”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赞叹道,太阳能是至今为止地球上可利用的最大能量来源,新疆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新疆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于欢说,目前,我区承接光伏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光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有近1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有意向或已落户新疆。
但放眼全国范围,新疆光伏产业尚存一定差距。
“拨云才能逐日”,为此,新疆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政策引导及专项资金激励太阳能光伏项目建设投资,乌鲁木齐、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等地区设立的光伏产业园区还制定了电价、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2010年全区光伏发电量仅占新疆总发电量的3‰,“十二五”期间,新疆将努力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有力时机,积极发展光伏产业,预测到2015年,将全区光伏发电达到总发电量的1%,全面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将新疆建设成中国西部光伏产业转移主要承载地和中国光伏产品向西出口的桥头堡。
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专题对接
昌吉州现场签约1800亿元
“你好,这是我的名片。” 19日,在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专题对接中,身为昌吉州经贸委主任的赖胜利接到很多主动递上来的名片,以至于他很快把携带的名片发完,最后只能对前来咨询的内地客商以便条的形式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赖胜利介绍,在两天的对接中,来自内地省份的16家企业同昌吉州分别签订了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项目总额1800亿元。涉及装备制造业业、煤化工、建材、纺织、轻工、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同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10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等项目,或将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同时实现我区煤制气资源转换后的输出,按照设想,转化成天然气后,该集团还将增设新疆至浙江等省份的天然气管道,直接把这一资源输送到东部,这将更利于我区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
赖胜利说,为充分实现大型项目间,装备制造产业的配套,昌吉州也把这一行业如大型煤化工设备制造,特种及各类车辆、设备的制造作为当前的重要引进方向。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永和石油配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贺建设说出心中期望,企业希望同新疆有更好的合作机会。主要是因为新疆的资源等优势,为企业向西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相信,新疆当前快速发展的机遇,为企业寻找到更合适的投资、合作机会。
电子信息企业专题对接
9个项目成功签约
历时两天的电子信息企业专题对接会6月20日告一段落,9个项目成功签约,占发布项目总数的2/3。
据了解,在此次电子信息企业对接会上,新疆本地企业共发布14个项目,希望通过技术合作、推广应用等多种途径与内地企业进行合作。
新疆新能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的“新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支撑平台建设”是签约项目之一,签约金额约为1.3亿,涉及项目费用、研发费用等。该公司副总经理尼加提表示,公司在电网平台建设方面需要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支持,签约方南瑞信息通信技术分公司将在这些方面给予支持,并帮助培养人员。
前来参加对接会的北京点石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立乾说,据他所知,疆外企业其实早就看好来疆发展的前景,但缺少契机与落脚点。“外地公司有技术优势,但缺乏具体项目,来疆后就要耗费大量精力和物力重新开辟市场。”他表示,新疆企业拥有内地企业需要的项目资源,双方的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这次会议可以说给内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加快了企业进疆的步伐。”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会长陈冲表示,这次对接会对新疆企业来说是个机遇,新疆软件业要有自信,“不要老觉得自己不行”。比如说多语种开发,新疆有东部不具备的维哈柯多语种人才优势以及辐射中亚的市场优势。
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苏国平说,十二五期间新疆软件业要重点发展多语种嵌入式软件、多语种服务外包、多语种自主知识产权软件。
十年内 太阳能发电走入新疆寻常百姓家
6月20日,在中国(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记者对前来参会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副司长刁石京、新能源领域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认为新疆人何时能广泛用上太阳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