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5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0.7亿元,增长39.4%,尽管距半年总结还少一个月的统计,但已超出去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4亿元的一半,并首次超过常州,跃居全省第五位。
这是新兴产业的最新成绩单。在去年高位平台上,扬州新兴产业继续高歌猛进,更坚定了扬州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集结了新生力量的扬州新能源产业来说,这是一个捷报频传的半年,在集聚中“聚变”,在补链中“裂变”,已成为全国创新型经济的落地先锋。
4月19日,市开发区“4·18”项目开工现场,保利协鑫首席运营官、执行董事舒桦的发言引起晶澳扬州太阳能小任的浓厚兴趣。
当天,舒桦说,“公司在扬州开发区投资20亿,规划太阳能硅片切片项目,预计一期规划今年9月份将建成投产。”
保利协鑫的硅片正是晶澳太阳能电池片的上游产品。“这下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货了。”小任说。
“保利协鑫的加盟,真正意义上完善了我市光伏产业链。”市发改委一负责人表示,上下游之间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必将提升扬州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5月14日,由中电电气集团投资40亿元的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正式落户仪征。5月25日,从国家科技部传来喜讯,维扬区江苏中显科技集团的聚光型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及电站研发项目,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立项。
“这些项目如果实现产业化,意味着扬州太阳能发电成本将比火电厂更低。”业内人士对此充满预期。
一场场来之不易的创新实践,在让扬州三新产业赢得跨越发展先机的同时,也标志着扬州正在成为全国创新型经济的练兵场。
4月22日上午,金陵大酒店,聚集了来自中国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专家,他们讨论着“智能电网”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互动的话题。
“我们为什么要把‘中美合作智能电网咨询项目’筹备会放在扬州?一是来参观学习,二是与扬州有关企业建立联系。”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表示,扬州智能电网起步早,具有前瞻性,为研究智能电网提供了样本。
就在此前两天,国家电网公司扬州开发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启动,11个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建设,预计2012年底全部完成,并可能成为全国样板。
“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全国也不过就三四个。”市经信委人士介绍,扬州有400多家企业与智能电网建设相关,今后五年,扬州智能电网产业有望达到2000亿规模。
“十城万盏”示范工程顺利推进,“太阳能屋顶”示范项目全部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扬州正在成为全国创新型经济的练兵场。
能否创建、拥有自己的核心品牌、技术,或者引领行业的标准?在一场场应战中,“扬州制造”开始迈向“全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