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山东省高密市,道路两旁大片大片的原野上,一座座铁塔架起的银线延伸向远方,昭示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高密市供电公司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境内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公用变电站13座,总变电容量132万千伏安,输配电线路2081公里。2011年,高密市供电公司代表山东电力系统代表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综合试点项目单位,开展“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建设,并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2011年农网智能化配网自动化扩大试点单位”。201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创建工作推进会和农网智能化项目启动会在高密市召开,高密市供电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列为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创建单位。
那么,高密电网是依托什么阔步迈入智能化的?高密市供电公司经理刘海清道出了秘诀,“近年来,高密市供电公司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加强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走出了一条符合推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可行途径。”
科技创新引领电网信息化
在明亮的高密电网应急指挥中心大厅里,随着工作人员根据指令实施操作,短短几秒钟,大屏幕上便同时出现了110千伏姚哥庄站、110千伏东郊站、110千伏醴泉站、35千伏双羊站等6个变电站的画面。这是今年年初建成启用的高密电网应急指挥中心,调度所工作人员正在注视着电网调度屏幕。
在电网信息化建设中,高密市供电公司不是一个“跟风者”,而是一个冷静的思索者和主动实践者。该公司开发应用了“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将营销、生产、财务、决策等系统融入其中,对各信息孤岛进行了数据整合,所有信息在一个平台上流转,把目标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考核分析管理、党政工团管理、决策管理系统和已运行的调度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运转,形成了6大系统1000余个模块,覆盖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仅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而且发挥了辅助决策、指标自动形成、业务流程控制等多种作用,实现了公司与各部门、供电所之间的信息联网,使信息数据达到共享,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该系统于2005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首开全国县级供电企业信息自动化管理之先河,被评为2006年度“山东企业管理创新奖”、“潍坊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20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0年,该公司通过应用系统,强化经营管理累计节约各种费用支出600多万元。
高密市供电公司对其中影响电量和效益变化的21项因素每月进行一次分析,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该项目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编入最佳实践库,国家电网公司也以此为蓝本组织编写了《县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一书。
高密市供电公司还把规范和完善用电营销服务纳入信息化建设,在全面应用了95598语音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具有防窃电监控功能的大客户综合自动化服务系统,实现了计量装置、变压器信息在线监测和事故报警、统计分析、负荷管理、远程抄表六大功能;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发了银电联网系统,具备了城乡全部用户电费的实时代收、批量代扣功能,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开发应用GPS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输配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GPS数据采集,实现了电网输配电及用户资料信息的微机管理与共享。特别是研制开发了基于GIS系统的配电线路故障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在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断电、送电等情况下,传输模块将采集的特征数据传送到检测中心,监测中心在将信息传输到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发送到维护值班人员手机上,使运行维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线路故障信息。今年3月23日20时40分5秒,高密市10千伏工农线速断跳闸重合成功,线路工区收到故障报警信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巡视,发现永通支线45号杆由于落上喜鹊引起A、B相短路,从故障发生到发现故障点仅用了20分钟。高密市供电公司线路工区主任高鹏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发生同样的故障,我们线路检修人员一般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查到故障点,现在基于GIS系统的配电线路故障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帮了大忙,线路故障检测省事多了!”
科技进步是供电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多年以来,高密市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建立起了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努力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动电网技术升级和“新型农网”建设。他们开发应用的线路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可根据时间、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自动进行投切,实现了无功就地平衡。针对架空绝缘线遭雷击断线事故率较高的实际,在多雷地段杆塔上分别加装穿刺型防弧金具、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和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有效防止了架空绝缘导线遭雷击断线,减少了线路跳闸次数。2010年7月20日,在10千伏姚哥庄I、II线架空绝缘线杆塔上加装了氧化锌避雷器,用于保护交流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免遭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损坏。“该条线路自加装了氧化锌避雷器后,这基杆塔绝缘子再未闪络或击穿,动作计数器记录到了避雷器动作38次。因此,氧化锌避雷器大大提高了线路耐雷水平,达到了线路防雷目的!”高密市供电公司朝阳供电所所长孟述华介绍。
2010年12月,高密市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电脑型变压器通风端子箱”、“智能防窃电预付费计量装置”、“光时无功补偿装置”、“CEP3401低压保护装置”四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项目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些科技成果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议推广应用。
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科技水平。高密市供电公司副经理刘炳仁告诉笔者:“我们认真总结‘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经验,坚持巩固、提升、创新三管齐下,深入实施科技兴电战略,科技进步迈出了新步伐。如今的高密电网,已经完成了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城网、农网设备技术改造;变电站全部应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时图像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输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到100%;高密市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累计完成99.37%,比计划指标提高0.41%,低压线损率完成8.6272%,同比去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科技进步引领电网智能化
在办公室就可以遥控家里的电器,家用电器可以自动在最省电的时刻开启,电网还可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成为集电力、数据、视频、智能家电控制等多功能的互动网络……这是高密市供电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智能电网给市民描绘出的未来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