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实现全面智能化转变居民用电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智能化”成了诸多市民的口头禅。其实,在“十二五”发展期间,苏州在用电需求方面,也将具有“智慧”特征。“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一下班就心急火燎地往家赶,回家洗菜、做饭或做家务。但有没有想过,下班前只要在单位里打开电脑,轻敲键盘,一组指令就会自动传到家中:电饭煲开始煮饭、空调自动开启……”蒋斌告诉记者,这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智能电网带给我们的全新生活方式。
蒋斌介绍,这种现代化的未来生活方式离我们并不遥远,随着苏州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它们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等技术设备,实现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的双重目标,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等主要特征,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目标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进而为智能电网建设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令人期待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居民可以通过此平台对电表操作,进行购电活动,实现用户和供电企业的互动,用户可实时掌握自己的用电信息,合理安排用电设备。该信息采集系统由于具有数据采集及时、计量公开公正准确、电费交纳方式多样等优点,可以让居民进一步明明白白用电和享受高效优质的服务。
目前,苏州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首批安装正在进行,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已经完成81万户用户端设备的安装工作,今年将再完成30%的低压用户;至2015年,苏州将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用户的实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谓迈出智能电网建设最坚实的一步。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电网也将迈入智能时代。
蒋斌表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部署,苏州供电公司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的领导下,在变电站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施工作。 2006年500千伏苏州集中监控中心成立,2008年500千伏木渎无人值班变电站建成投运,2010年又建成了500千伏苏州东智能变电站,在此基础上,2011年将完成自动化程度更高、信息采集更全、智能水平更优的500千伏常熟南智能化变电站。“十二五”期间,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将努力压缩建筑空间,以智能、集中的方法去归并、减少保护屏柜等控制系统装置,设计与设备全面标准化。在建造工艺和技术上实现“能”的提升,向国外标准看齐,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方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出更高水平的智能变电站,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据介绍,去年,苏州一些大型智能化变电站的顺利投入运行,标志着“十一五”为苏州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实现了良好开端。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电网的发展将迈入以特高压和智能化为重要特征、各级电网建设协调推进的新阶段。
关键词:电动汽车
绿色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数量规模将超过2万辆
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正在加快。苏州作为第二批“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为实施电动汽车推广计划和目标,适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满足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亦将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
蒋斌介绍,对于苏州来讲,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是加快发展苏州市电动汽车产业的前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十二五”规划是保证苏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发展目标全面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推动苏州市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对苏州市减少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