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全球化的焦点是能源,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是电力。电网的创新发展,尤其是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出席21世纪中美关系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时表示。
中美双方积极开展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由此可见,智能电网已经上升为加强两国外交、深化两国合作重要纽带的位置。中美互访为促进智能电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实际上,我国智能电网国际化进程一直在加速进行。2月17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指导下,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与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此举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国际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中菲双方还明确了近期合作计划,并就风电等新能源并网、智能变电站、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规划和标准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可以预见,未来,在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外能源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中,国内智能电网将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智能电网也将作为电网科技的最高峰,引领世界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能源转型的新挑战
为适应节能减排和优化电源结构的需要,我国将加快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在“十二五”净增的近5亿千瓦装机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达到30%,到2015年,风能、太阳能等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这将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成为引领世界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潮流的中坚力量,作为智能电网工作重中之重的试点工程建设,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已形成了国际上首个智能变电站系列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在2011年智能电网工作会议上表示。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研制方面也已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国内主要的设备制造企业在智能化设备研制方面已达到或超过同行跨国公司水平。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领域的大步前行,我国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已走出一条“中国创造”之路。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加快发展,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十五”末期的23.6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32亿吨,预计“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将接近40亿吨。“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达到4.3亿千瓦,5年完成了过去50多年的电力装机容量,每年的新增装机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的新纪录。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速将达到8%以上,年均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近1亿千瓦。“为适应节能减排和优化电源结构的需要,我国将加快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在“十二五”净增的近5亿千瓦装机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达到30%,到2015年,风能、太阳能等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这将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栾军在智能电网工作会上强调。